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学校“改薄”政策实施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三所农村学校为例
【6h】

农村学校“改薄”政策实施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三所农村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农村薄弱学校发展问题亟待改善

1.1.2 农村学校的独特研究价值

1.1.3 个人的兴趣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改薄政策

1.4.2 薄弱学校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村学校改薄政策的产生背景及理论基础

2.1 改薄的产生背景

2.1.2 推动政策落实阶段(2013-至今)

2.1.3 改薄政策的述评

2.2 改薄政策的理论基础

2.2.1 教育公平理论

2.2.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2.2.3 公共服务理论

第三章 改薄政策实施的现状分析

3.1 改薄的实施现状

3.1.1 三所农村学校的基本情况

3.1.2 河南省改薄政策的基本内容

3.1.3 改薄政策实施过程

3.2 改薄后农村学校的改变

3.2.1 基础设施的改善

3.2.2 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四章 改薄政策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政策的目标实施较为单一

4.1.2 政策的执行效果较为薄弱

4.1.3 改薄过程没有因地制宜

4.2 原因分析

4.2.1 目标制定缺乏系统考虑

4.2.2 学校软实力缺乏核心

4.2.3 改薄实施机制不健全

4.2.4 改薄规划与实际情况不符

第五章 推进改薄政策实施的对策

5.1 处理好改薄政策的价值取向关系

5.1.1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5.1.2 内发和外促的关系

5.1.3 农村和城镇的关系

5.2 发挥政策实施主体的能动性

5.2.1 发挥校长的能动性

5.2.2 发挥教师的能动性

5.3 科学规划推进改薄实施

5.3.1 基建项目科学规划

5.3.2 注重学校软实力提升

5.4 借鉴成功案例

5.4.1 名校集团化

5.4.2 一校多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公平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教育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影响了教育均衡的发展。薄弱的农村学校面临诸多问题,使得教育均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不仅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障碍,而且影响了教育向均衡性发展的进程。国家也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对农村地区学校进行改造,因此对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改造势在必行,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有裨益。本论文以河南省三所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来了解“改薄”政策的实施现状,通过对学校的校长、老师以及“改薄”工作人员的访谈,以及在学校的实地考察,首先从政治学视角,对农村学校改薄政策进行文本分析,梳理农村学校改薄政策的变迁、理论依据等理路。
  其次,随着对三所具体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问题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改薄政策的实施与效果,并且发现三所农村学校发展的问题是在政策实行过程中目标的设置的单一化、没有因地制宜等,进而剖析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校软实力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改薄规划与实际情况不符等。
  最后,为了促进农村学校的健康、有序、平稳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增强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到处理好改薄政策的价值取向关系;科学规划推进改薄,发动社会力量,提高学校的积极性;借鉴成功的学校经验,通过学以致用最终达到提高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的良好发展的目的,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勃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