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文学主体论
【6h】

网络文学主体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网络文学概述

一、网络文学产生的文化技术背景

二、网络文学的理论支撑

(一)大众文化产生与发展的世界背景

(二)中国的大众文化

三、网络文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一)网络文学的定义

(二)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网络文学的主体

一、文学的主体与网络对文学主体的重构

(一)文学的主体

(二)网络对文学主体的重构

二、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

(一)网络对创作主体的重构:泛化和虚化

(二)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基本特征

(三)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类型

(四)对女性创作主体的关注

三、网络文学的接受主体

(一)网络对接受主体的重构

(二)网络文学接受主体的基本特征

(三)网络文学接受主体的类型

四、网络文学的对象主体

(一)网络对对象主体的重构

(二)网络文学对象主体的基本特征

(三)网络文学主体间互动景观的建构

结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网络文学为研究对象,分两部分,以网络文学的主体为论述重点。 第一部分,网络文学概述,主要论述了网络文学出现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网络文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网络文学的主体,针对网络对文学主体的重构,主要阐释了在网络条件下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和对象主体呈现出的新局面与新特征。 网络文学让话语权回归民间,实现了文学的返朴归真,让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跨越了物理空间的障碍,让大众狂欢共享人类文化与文学;在网络上,人类可以用最“无我”的方式,表现最“真我”的生命底色,而研究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在于主体之间建构一个交流对话的互动形态。网络文学突破了传统的理念,实现了这一互动形态的建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