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银行对固定收益证券的投资风险分析
【6h】

商业银行对固定收益证券的投资风险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商业银行从建立至今,风险管理一直是其经营管理的重点之一。早期的商业银行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逐步拓展,金融管制逐渐放松,金融自由化浪潮不断涌现,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日渐趋于多样化。各类新型风险不断涌现,其影响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从日本富士银行于1991年的5月在股票交易中损失430亿日元到日本第一劝业银行于1991年的12月在外汇交易中损失30亿日元;从英国巴林银行于1995年的2月在股指期货交易中损失13亿美元到日本大和银行于1995年的9月在美国债券交易中损失11亿美元;从国民西敏土银行金融市场集团于1997年的3月在期权交易中损失1.4亿英镑到澳洲银行于2004年的1月在期权交易中损失1.4亿美元,银行投资损失的例子屡见不鲜。
   2008年的美国次贷风波中对银行业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很大冲击。在《新巴塞尔协议》中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保持在8%以上,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在4%以上。而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所有资产中,贷款不具有流动性而且风险比较大,而固定收益证券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较高的安全性、较好的收益性和税收优惠,已经成为仪次于贷款的第二大资产。
   商业银行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经营管理的目标是在使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也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统一。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固定收益证券资产的投资比例不断增大,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在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的重要性地位不断提升,其必将成为商业银行最具灵活性和主动性的资产业务之一。因此,对固定收益证券资产的研究成为既十分迫切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在证券投资管理中,风险管理是最重要的。由于当代金融的全球化,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金融风险愈发复杂的情况下,风险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证券投资的成败。因此木文先从固定收益证券的定义、特征、分类以及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现实意义的分析入手,以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形成清晰的认识。然后简要介绍一下固定收益证券的投资风险以及商业银行对固定收益证券的投资现状,以明确固定收益证券资产在商业银行资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越来越重要。接下来我们分析测量风险的主要方法,从而引出VaR-GARCH模型。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上证国债指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商业银行在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最后我们提出防范证券投资风险的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