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慧琳《一切經音義》會意俗字研究
【6h】

慧琳《一切經音義》會意俗字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唐释慧琳的《一切经音义》是一部佛经音义的集大成之作,它的撰写受到了儒道经典音义书、前此音义书的影响。该书广泛收录了从东汉到唐五代这一历史阶段众多佛经中的俗字。这些俗字内容丰富、类型齐全,是研究俗字极丰富的资料。跟正字一样,俗字有自身的特点,也随文字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为对俗字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本文从“会意”角度入手,对该书中的俗字进行研究,以期通过这一研究为东汉到唐五代阶段俗字的研究,以及汉字会意字的研究提供一点有价值的材料。
   本文从引言、慧琳和他的《一切经音义》、《慧琳音义》会意俗字研究、原因探析、结语等五大部份对该书中的会意俗字进行研究。
   为了方便研究,本人首先在引言“会意字略说”部份界定“会意字”这一概念,以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对会意字所做的闱释为基准:“凡是会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意符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意义的字,我们都看作会意字。”引言部份还交代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方法、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据此廓清文章的研究范围。
   《慧琳音义》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涉及到了辞书编纂、词汇、音韵、文字等诸多方面。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俗字方面也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没有从六书的角度对俗文字进行深入研究的。收录在该书中的俗字丰富,是对俗字进行纵深研究极好的资料。本文首先在第一章对慧琳、《慧琳音义》以及该书研究现状等内容的综合性介绍,以便对该书的相关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
   论文核心部份主要是对《慧琳音义》会意俗字类型的描写,并进一步分析、总结出了这些字的特点,对其产生的原因做了深入分析。
   《慧琳音义》中的会意俗字类型较全,我们依据会意俗字与正字之间的关系将其大致分成七大类型:书写变异(变形会意俗字)、改变造字法或所会之意、构件更换、全新创造、构件异位、部件省略或讹误、增加部件。这些会意俗字特点鲜明,它们首先具有会意字的特点--是合体字,同时遗具有俗字的特点--随意性强。除此之外,它们还具有作为会意俗字的独特之处--从东汉到唐五代这一历史阶段会意俗字的特点。经分析,本人总结出该书中的会意俗字主要有六大特点,分别是以异体结构为主;构字部件比较经济;形体结构不够定型;动词居多。另外,造意模式非常齐全,偏正模式数量最多。不论是从以义会意为主的特点,还是从构件比较经济、动词较多等特点,我们都能清楚的看到人们思维模式的改变和提升、汉字的逐步成熟和简化趋势。
   为能更清楚、透彻的了解该历史阶段的会意俗字,为能对会意字有更深的认识,本文对《慧琳音义》会意俗字产生、发展的原因做了尝试性分析。
   该书中所收录的会意俗字来源比较复杂,产生的原因也很多。经分析发现该时期的会意俗字一部份是古文字俗化的结果,一部份是由於字体更革引起书写变异产生的,还有一些是因讹略形成。另外,受俗字书写随意性较强以及人们生活认知等特点的影响产生新字。这些字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一部份被淘汰出局,一部份被很好的承继了下来。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偶然的。究其原因发现:构件经济原则、人们认知特点和同形字等因素造成了一部份会意俗字被淘汰出局;另一部份会意俗字顺应了文字发展的趋势、适应人们使用文字的潜在心理,于是被很好的承继了下来。
   但是会意字本身也存在缺点,它不能很好地将汉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且汉字呈现出形声化的趋势,被承继下来的会意俗字会如何发展、会意字总体发展趋势如何,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