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之“河南模式”研究
【6h】

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之“河南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的生成逻辑

2.1 时代背景

2.2 理论依据

2.3 制度保障

2.4 历史进程

3. 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的特色

3.1 政府主导,统筹协调,引导就业

3.2 校企结合,校际合作,实现共赢

3.3 行业凝聚,区域服务,互不重叠

3.4 人口密集,规模庞大,任重道远

4. 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4.1 集团内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过软

4.2 集团成员服务集团的责任感不强

4.3 农业大省涉农职业教育集团欠缺

4.4 集团合作囿于省内缺乏开拓视野

4.5 集团活跃度低没有形成市场效应

5. 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5.1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5.2 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5.3 荷兰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6. 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持续发展的建议

6.1 从雏形到规范:进一步创新高职教育集团的体制机制

6.2 从松散到相依:进一步强化高职教育集团各利益主体的责任

6.3 从城市到乡村:进一步拓展高职教育集团的县区覆盖面

6.4 从省内到省外:进一步构建高职教育集团的国际国内联盟

6.5 从一般到卓越: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集团的品牌效应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贡献与创新

7.3 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问题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经历

展开▼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龙头,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集团化发展是目前政府积极倡导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能否在实践中健康发展并日臻完善,迫切需要理论研究的跟进。
  本文采取文献法、比较法与访谈法,以河南省高职教育集团为研究对象,试图总结提炼并研究分析“河南模式”的生成逻辑、主要特色、现存问题及其根源,并据此提出“河南模式”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以期对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的生成逻辑。梳理了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生成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制度保障与历史进程。
  第三部分,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的特色。指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的主要特色有:政府主导,统筹结合,引导就业;校企结合,校际合作,实现共赢;行业凝聚,区域服务,互不重叠;人口密集,规模庞大,任重道远。
  第四部分,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集团内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过软;集团成员服务集团的责任感不强;农业大省涉农职业教育集团缺乏;集团合作囿于省内缺乏开拓视野;集团活跃度低没有形成市场效应。
  第五部分,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介绍了澳大利亚、德国、荷兰、印度等国家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经验,并提出对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启示。
  第六部分,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持续完善的对策建议。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河南模式”从雏形到规范、从松散到相依、从城市到乡村、从省内到省外、从一般到卓越的发展建议。
  第七部分,结论与讨论。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研究贡献,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