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宋花鸟画诗画关系研究
【6h】

北宋花鸟画诗画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诗画关系概述

一 诗画关系的内涵探究

二 诗与画的融合与发展

第二章 北宋院体花鸟画诗画关系探究

一 北宋院体花鸟画概况

二 北宋院体花鸟画与诗的关系

三 宋徽宗的花鸟画创作及诗画主张

四 小结

第三章 北宋文人花鸟画诗画关系探究

一 北宋文人的诗画关系论

二 北宋文人花鸟画与诗的相关性表现

三 苏轼的诗画创作和艺术主张

四 小结

第四章 北宋花鸟画诗画关系的影响

一 对花鸟画的影响

二 对文人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中国诗画关系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者不断地互补、借鉴,直至诗画相融、诗画一体,北宋正是这个过程的关键时期。本文将立足于北宋花鸟画的创作,从院体花鸟画及文人花鸟画两方面入手,结合当时的诗画关系理论,细致探究北宋花鸟画与诗的密切关系,深入研讨诗画关系在北宋有了怎样关键性的发展。
  第一章对诗画关系进行概述。此章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诗画关系的内涵,从诗歌具有画面美、色彩美、造型美三方面解释为何诗被称为“无形画”;由绘画的诗性创作思维和画面的诗意体现两方面阐释为何“画是有形诗”。进而从诗画相通、诗画互补两方面说明诗画相融的可能性。第二部分讨论我国诗画相融的进程,以北宋为分界点,分析北宋前诗画关系与北宋后诗画关系的形式与发展。
  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探讨北宋院体花鸟画与诗的关系。北宋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由黄氏父子到赵昌、崔白再到宋徽宗赵佶,与诗的关系也从仅有“诗的意味”进化为“诗画一体”。分析院体花鸟画与诗相融的三种途径:以理趣求诗境,以交流促诗意,以诗题选画家。后以宋徽宗赵佶为例,细致分析其诗画一体的绘画创作,并从“宣和体”的绘画风格,“画学”的绘画主张,《宣和画谱》的审美倾向三方面,探究宋徽宗的艺术理论以及诗画主张。
  第三章也是本文重点章节。探讨北宋文人花鸟画的诗画关系。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体介绍北宋文人的诗画关系论,北宋文人主张绘画重意轻形,追求“天工”“清新”的绘画风格,并提出诗画一体论的观点。第二部分分别讨论北宋文人的花鸟类题画诗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题画诗是诗画在形式上的结合而写意画则是诗画在精神上的融合。第三部分以苏轼为例,具体分析其诗画创作,并从天工与清新、言志与传神、诗情与画意三方面,阐释苏轼“诗画一律”的艺术主张。
  第四章探讨北宋花鸟画诗画关系的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北宋诗画关系从“诗画一律”理论的提出到“诗画一体”创作的出现,诗画的结合对文人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诗画一体成为文人画的重要特点,影响了元明清三代的画坛。诗画的不断融合形成了北宋花鸟画重意传神的艺术特色,这对后世花鸟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现代花鸟画的创作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