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代前期私刻研究
【6h】

明代前期私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明代前期刻书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严酷的中央集权制

(二)思想背景——程朱理学一统天下

(三)刻书政策——鼓励出版,加强内容监管

(四)文坛状况——雍容粉饰的台阁体盛行

二、明代前期私刻概述

(一)明代刻书的分期

(二)私刻与私刻机构的界定

(三)关于私刻本的分类

(四)私刻主持人身份考察

(五)私刻机构的地域分布

三、明代前期私刻的内容取向

(一)自撰自编集与乡贤著作

(二)儒者文集与宋明文人文集

(三)医学书籍丰富

(四)戏曲小说与丛书罕见

四、明代前期私刻的版式特征

(一)不重视牌记的作用

(二)小字本多于大字本

五、明代前期私刻的意义

(一)弥补了官刻、坊刻的不足

(二)保存了家族乡邦文化

(三)刻书主持人敬业精神的有益启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明代版刻数目大、散布广、门类全,且阶段、系统分明,装帧、印刷精良,常常为后人所称颂。明代前期(洪武—成化)的版刻在卷帙浩繁的明一代刻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刻书活动为明中、后期刻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明代前期私刻,相比中后期而言,数量少之又少,却堪称精品。
  明代前期刻书背景。政治方面,朱元璋利用政治权威干预百姓生活,实行严酷专制的政治统治;思想方面,统治者大力倡导程朱理学,并把它奉为法定的正统思想;刻书政策方面,统治者一方面鼓励出版,下令免缴书籍税以解放刻书事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对刻书内容严加监管,与其思想统治相配合,又制约了刻书业的多元化发展;文坛风气方面,雍容粉饰的台阁体盛行,很多文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倾慕文以载道的宋人文风,尤其对欧阳修、苏轼、曾巩、高启钟爱有加,台阁体文人的创作取向,也直接刺激着刻书主持人的刊印选题方向,进而对刻书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明代前期私刻概述。私刻又称家刻,即为私家刻书,家刻是中国古代三大刻印系统(官刻、坊刻、家刻)之一。通过对《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明别集版本志》《江苏刻书》《福建刻书》以及相关出版志等梳理筛选,共得到明代前期390种私刻本,私刻主337家。通过对私刻主身份和地域考查可知:私刻主持人考中进士、举人后为官者居多,他们知识渊博,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学者、道士、刻字工人、刻书艺人、商人、隐士刻书等也有;明代前期私刻机构地域分布特点为:南方居多且中心明确,明显体现出持续发展与刻书政策对刻书业的影响。
  明代前期私刻的内容。根据私刻主持人的刻书选择,统计出明代前期刻书以私刻主持人自撰自编书籍以及亲族乡贤书籍居多,由于受政治、经济、刻书政策以及文风的影响,儒者文集与宋元明文集刊印数量亦可观,而词曲小说和丛书则少得可怜。除此之外,关系人们生老病死的医学书籍也成为明代前期私刻的热点。
  明代前期私刻的版式多继承元代刻书遗风,并多与此期官刻、坊刻的特点相一致,字体以赵体字为主,版心宽大,多黑口,除此之外,明代前期私刻的版式设计也有自己十分明显的特征:一是行款不统一,大字本、小字本皆有,且小字本多于大字本;二是有牌记者很少,三百九十余种书籍仅有十种使用牌记,而且牌记内容非常简洁,私刻主的广告意识不强,这些均充分体现了私刻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特征。
  明代前期私刻的意义。明代前期私刻弥补了官刻、坊刻的不足,对保存家族乡邦文化以及形成良好的家风族风起到很大作用,同时,私刻主持人的敬业精神、志在传播文化的理想为当今出版人提供了极好的精神食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