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研究
【6h】

我国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实践经验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分类

2.1 弱势群体的基本内涵

2. 2 弱势大学生的概念界定

2.3 弱势大学生的主要类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心理分析

3.1 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3.2 弱势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心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弱势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4.1 家庭环境因素

4.2 学校背景因素

4.3 自身的因素

4.4 社会环境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弱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政府积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5.2 学校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

5.3 促进社会各方的支持和援助

5.4 弱势大学生要实现自我转化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1:弱势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用)

附录2:弱势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问卷(用人单位)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的扩招,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才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那么对于这其中的弱势大学生而言,他们因为自身或其他种种原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劣势又使他们遭遇社会上或明或暗的漠视和歧视,使他们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弱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得不到切实的解决,那么对于社会的和谐,家庭的稳定,高校的发展以及弱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本文从弱势大学生的相关概念研究入手,将弱势大学生分别从家庭经济、生理、心理、学业、专业、性别六个方面分为六种类型。为了更好地了解弱势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本文结合问卷调查,对每种类型的弱势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归纳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焦虑烦躁、自卑加剧、愤世嫉俗、抑郁冷漠四种主要的不良心理。接着主要从家庭、学校、弱势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对弱势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指出解决弱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高校的相应改革。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最重要的是弱势大学生也要努力实现自我转化,针对自身的弱势进行相应的提高和转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迎接就业挑战。本文从政策支持、就业服务、社会援助、弱势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自我转化五个方面提出具体解决弱势大学生就业的对策,这对政府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高校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及完善就业指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