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营养评价及营养支持的研究
【6h】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营养评价及营养支持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状况评价与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儿童时期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大部分患儿需要手术治疗,而患儿自身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预后康复。营养不良在先心病患儿中十分常见且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因此,对先心病患儿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给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通过对先心病患儿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了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在先心病患儿中的患病率,并对其给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观察患儿营养改善和术后康复情况。
   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首次住院治疗的0~7岁患儿523例,依据小儿年龄分期及体格生长规律,分为3组,婴儿期0~岁组169例,幼儿期1~岁组184例,学龄前期3~7岁组170例。通过营养指标测定(体重、身高、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就营养状况,各年龄组组间、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采用平均值法和“标准差评分”法(又称Z评分法)进行比较分析;对先心病患儿给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进行手术前之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前)和手术后之营养支持后(营养支持后)的营养状况及术后康复情况研究。统计学方法应用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Z评分法评价生长发育情况,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先心病患儿年龄和性别的分布
   本次研究对象共523人,男261例、女262例,年龄2月~7岁,平均年龄3.89±1.27岁。
   2.营养支持前身高、体重实际值与标准值比较
   0~岁年龄组,男婴、女婴的身长实际值与标准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体重实际值均比标准值低,有显著性差异,男婴、女婴t值分别为3.58、5.61。
   1~岁年龄组,女童身长实际值比标准值低,有显著性差异,t值为5.50;体重实际值与标准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男童的身长和体重实际值与标准值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3~7岁年龄组,男童、女童身高实际值均比标准值低,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69、3.00;男童、女童体重实际值均比标准值低,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10、4.12。
   3.营养支持前、后Z评分结果
   年龄别体重的Z评分(WAZ)分析显示,0~岁、1~岁、3~7岁年龄组低体重营养不良患儿营养支持前、后分别55.62%、45.65%、40.59%和52.07%、43.48%、34.71%。总体来看,523个患儿中营养支持前有247人WAZ<-2为低体重营养不良占47.11%,营养支持后有227人WAZ<-2,营养不良患儿占43.40%,营养支持前后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X2值为1.54。
   年龄别身高的Z评分(HAZ)分析显示,0~岁、1~岁、3~7岁年龄组营养不良患儿营养支持前、后分别为47.34%、35.33%、25.29%和44.97%、35.33%、25.29%。总体来看,523个患儿中营养支持前有188人HAZ<-2为生长迟缓营养不良占35.95%,营养支持后有184人HAZ<-2,营养不良患儿占35.18%,营养支持前后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X2值为0.23。
   4.营养支持前、后总蛋白情况
   各年龄组低蛋白血症所占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小,0~岁、1~岁、3~7岁年龄组营养支持前、后低蛋白血症发病率分别为22.49%、19.02%、12.35%和19.53%、16.30%、10.59%。营养支持前、后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依次为:1.71、0.16、0.02和2.47、0.04、0.07。各年龄组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支持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0.15、1.79、0.11。
   5.营养支持前、后血清白蛋白情况
   各年龄组低白蛋白血症所占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小,0~岁、1~岁、3~7岁年龄组营养支持前后低白蛋白血症发病率分依次为18.34%、17.93%、11.76%和15.98%、16.85%、11.18%。营养支持前、后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依次为:1.13、0.35、0.03和0.11、0.67、0.01。各年龄组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支持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0.33、0.68、0.22。
   6.营养支持前、后贫血的分布
   0~岁、1~岁、3~7营养支持后贫血发病率营养支持前、后分别为33.14%、32.07%、30.00%和0.71%、0.49%、0.94%;营养支持前、后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依次为1.32、1.35、1.54和0.17、0.44、0.05。各年龄组贫血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支持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35.64、32.75、22.71。
   7.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总体对比情况
   从身长(身高)、体重观察,营养支持后0~岁、1~岁、3~7岁年龄组男婴、女婴的体重均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 t值依次为:0.21、0.81、0.61和1.16、0.23、1.45;各年龄组的身长(身高)营养支持前后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从血清总蛋白观察,营养支持后0~岁、1~岁、3~7岁年龄组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有所减轻,但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依次为0.68、0.43和0.89。
   从血清白蛋白观察,营养支持后0~岁、1~岁、3~7岁年龄组低白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发生率有所改善,均无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0.53、0.48、0.62。
   从血红蛋白观察,营养支持后0~岁、1~岁、3~7岁年龄组贫血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男童组、女童组t分别为4.63、6.17、4.43和9.09、6.04、5.34。
   8.预后
   患儿术后住院时间9~20天,平均11.65±3.05。所有患儿均给予呼吸机辅助,辅助时间1h~7d,平均6.54±2.58h。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7.58±4.36天。患儿中术后近期合并症者低心排综合征5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切口愈合不良6例、肺部感染9例,死亡5例。
   结论:
   1.先心病患儿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而且不同年龄、不同营养评价指标,其营养不良患病率不同。
   2.随年龄增长,低白蛋白血症患儿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3.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给予营养支持,其手术后各营养指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4.对先心病手术患儿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和营养支持在临床诊疗工作中非常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