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对血浆尾加压素 Ⅱ、内皮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
【6h】

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对血浆尾加压素 Ⅱ、内皮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bleeding,EG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采取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来降低病人的出血率及死亡率。随着消化内镜的发展和普及,内镜下治疗已经逐渐成为预防及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内镜下治疗主要包括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sophageal varices ligation,EVL)、硬化剂注射术(endoscopic iniection sclerotherapy,EIS)、组织粘合剂注射术及多种方法的联合治疗。内镜治疗后由于侧支循环被不同程度的阻断,门静脉血流会发生改变,但是否会影响血管活性物质改变文献报道较少。缩血管物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内皮素(endothelin-1,ET-1)和扩血管物质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内镜治疗后三种血管活性因子的变化,了解它们与Child-Pugh分级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探讨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对三种血浆血管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对内镜治疗术后稳定门脉高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病房2011-5-30到2011-12-20收治的肝硬化病人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在24~77岁之间,平均年龄51岁,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A级28例,B级17例,C级5例。其中乙肝肝硬化35例,乙肝合并酒精肝性肝硬化5例,丙肝肝硬化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3例,原因不明的肝硬化3例。采用Olympus XQ240/260电子胃镜对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套扎组、硬化组和联合治疗组,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Pugh A、B、C三组,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7天采集清晨空腹状态肘静脉血5ml,注入含有10%EDTA30ul的抗凝管中,颠倒混匀,3000r/min离心15min,吸取上清液,-40℃冰箱内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方法)测定血浆UⅡ、VI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水平。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及不同内镜治疗方法之间上述指标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血浆UⅡ水平
  血浆UⅡ水平在内镜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7天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7.65±3.16pg/ml vs.8.40±3.14 pg/ml vs.8.74±3.11pg/ml,P>0.05);血浆UⅡ水平治疗前在Child-Pugh分级A、B、C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7.38±2.81pg/ml vs.7.28±3.66 pg/ml vs.10.44±2.05 pg/ml,P<0.05),其中A级与B级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级与C级、B级与C级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hild-Pugh A、B、C各级治疗后第1天、7天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UⅡ水平在套扎组、硬化组、联合治疗组三种治疗方法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血浆ET水平
  在内镜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7天之间比较血浆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45.62±14.14pg/ml vs.51.26±12.70 pg/ml vs.51.30±15.92 pg/ml,P>0.05);血浆ET水平治疗前在Child-Pugh分级A、B、C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42.05±15.29 pg/ml vs.46.96±10.49pg/ml vs.62.04±7.75 pg/ml,P<0.05),其中A级与B级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级与C级、B级与C级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hild-Pugh A、B各级治疗后第1天、7天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hild-Pugh C级治疗后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ET水平在套扎组、硬化组、联合治疗组三种治疗方法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血浆VIP水平
  血浆VIP水平在内镜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7天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8.77±19.33 pg/ml vs.37.23±16.42 pg/ml vs.38.33±19.82 pg/ml,P>0.05);血浆VIP水平治疗前在Child-Pugh分级A、B、C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4.45±16.94pg/ml vs.39.94±21.71 pg/ml vs.58.96±10.43 pg/ml,P<0.05),其中A级与B级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级与C级、B级与C级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hild-Pugh A、B、C各级治疗后第1天、7天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VIP水平在套扎组、硬化组、联合治疗组三种治疗方法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血浆UⅡ、ET、VIP水平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严重程度逐渐升高。
  2在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血浆UⅡ、VIP浓度无明显变化,仅血浆ET水平在Child-Pugh C级内镜治疗术后较术前上升,但该组样本量较少,临床意义值得商榷。
  3不同内镜治疗方法(包括套扎组、硬化组和联合治疗组)对血浆UⅡ、ET、VIP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4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对血浆UⅡ、ET、VIP水平无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