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的影像学分析
【6h】

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的影像学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近2年来我院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与暴力骨折病例,总结病理性骨折影像学特征,同时探讨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与暴力骨折的影像学差异。
  方法:对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8月66例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66例病理性骨折的X线、CT、MRI等影像学特征,并且比较良恶性病理性骨折影像学征象有哪些差异。同时本研究收集了40例暴力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照,鉴别病理性骨折与暴力骨折的影像学征象有何差异。
  结果:⑴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所致骨折36例;恶性肿瘤所致骨折30例;良性病变表现为骨皮质断裂处锐利,较规则,骨折片内陷或外移,伴有血肿形成或软组织肿胀;恶性者表现为骨皮质断裂处形态不规则,残缺不全。⑵同时行X线平片、CT检查病例18例,二者显示病理性骨折各征象统计分析表明,CT显示软组织肿胀(P=0.026)、骨质破坏(P=0.034)、骨质硬化(P=0.035)征象比X线平片有优势,而两者显示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征象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⑶同时行X线平片、MR检查病例16例,二者显示病理性骨折各征象统计分析表明,MR显示骨质破坏(P=0.033)征象更有优势,两者显示软组织肿胀、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骨质硬化征象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⑶同时行CT、MR检查病例26例,二者显示病理性骨折各征象统计分析表明,MR显示骨膜反应(P=0.039)有优势,二者显示软组织肿胀、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骨质硬化无明显区别,P值均大于0.05。⑸软组织肿块(P=0.016)、骨质破坏(P=0.000)、骨膜反应(P=0.018)及肿瘤骨(P=0.038)对鉴别良恶性病理性骨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硬化鉴别良恶性病理洼骨折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⑹软组织肿胀(P=0.000)、软组织肿块(P=0.000)、骨质破坏(P=0.000)、骨膜反应(P=0.004)对鉴别病理性骨折与暴力骨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骨质硬化及肿瘤骨对鉴别病理性骨折与暴力骨折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
  结论:①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肿瘤骨对鉴别良恶性病理性骨折有统计学意义;但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硬化对鉴别良恶性病理性骨折无明显差别。②X、CT、MRI对鉴别四肢良恶性病理性骨折有重要价值。MRI显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有优势。③良性病理性骨折骨皮质断裂处锐利,较规则内陷或外移;恶性病理性骨折,断裂骨皮质形态不规则,残缺不全。④软组织肿胀、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对鉴别病理性骨折与暴力骨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骨质硬化及肿瘤骨对鉴别病理性骨折与暴力骨折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