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响脑动脉狭窄侧支循环建立的因素
【6h】

影响脑动脉狭窄侧支循环建立的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临床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并不一致,经过血管检查证实与侧支循环建立情况有关。即使脑动脉主干血管闭塞,如果侧支循环代偿完全,脑组织可能仅出现轻度的损伤,甚至并不表现出相关的症状和体征。但是当侧支代偿能力受损或不全时,脑组织的损伤可能较重甚至发生致残或致死性大面积梗死。因此有效的侧枝循环建立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侧支循环血管的完整性和变异性、侧支循环管腔内径、脑血管狭窄程度和速度、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其中一些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是可干预因素。已有研究证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年龄与侧支循环有相关性,但是尚未达成共识;而长期吸烟、既往卒中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其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对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尚无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症状性脑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组与侧支循环未建立或未完全建立组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研究,试图得出影响脑动脉狭窄侧支循环建立的因素,探讨人为控制可干预的影响因素,为脑血管病变患者的防治提供预防策略。
   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2年9月于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2例。根据DSA结果选取颅内血管70%≤狭窄≤100%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按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试验法(NASCET)计算)。根据美国神经放射介入治疗协会和介入放射协会侧支血流分级标准评价侧支循环,分为侧支循环建立组、侧支循环未建立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CI)病例数,并比较两组中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梗死体积。收集入组患者脑血管病相关病史(脑血管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入院测量血压,次日空腹抽取静脉血化验(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并记录上述临床资料。对年龄<50岁患者化验血沉、抗心磷脂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除外血管炎性疾病导致的血管病变。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脑血管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入院测量血压,化验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并分析血管病变支数、血管狭窄程度及血管狭窄部位两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202例颅内动脉狭窄≥70%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组120例(59.41%),侧支循环未建立组82例(40.59%)。比较两组患者此次发病情况:侧支循环建立组CCBI所占比例高于侧支循环未建立组,而TIA、CI所占比例低于侧支循环未建立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患者中侧支循环建立组NIHSS评分、梗死体积明显低于侧支循环未建立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侧支循环建立组入院测量收缩压、舒张压低于侧支循环未建立组,血小板计数高于侧支循环未建立组,吸烟人数比例低于侧支循环未建立组,性别、既往脑血管病病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对计量资料根据临床意义进行分组改为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侧支循环建立组与未建立组性别、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纤维蛋白原、血管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支数、血管病变部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对上述有意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是:吸烟史(OR=3.030;95%CI:1.514~6.064)、舒张压(OR=2.502;95%CI:1.631~3.838)、纤维蛋白原(OR=0.179;95%CI:0.060~0.532)、血管狭窄程度(OR=0.292;95%CI:0.179~0.477),x2检验,x2=70.632,P=0.000,方程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P=-0.166+1.109X1(吸烟史)+0.917X2(舒张压)-1.722X3(纤维蛋白原)-1.232X4(血管)。
   结论:
   1.侧支循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保护作用,侧支循环建立能使脑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梗死体积减小、NIHSS评分减少。
   2.部分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影响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吸烟史、舒张压升高不利于侧支循环建立,纤维蛋白原升高、血管狭窄严重利于侧支循环建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