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照射时间下核黄素a-波紫外线免巩膜胶原交联的研究
【6h】

不同照射时间下核黄素a-波紫外线免巩膜胶原交联的研究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巩膜透明度

2 兔f-ERG检查结果

3 巩膜条带厚度

4 生物力学测量

附图

附表

讨论

1 病理性近视巩膜生物力学的变化

2 核黄素A-波紫外线巩膜交联对巩膜生物力学影响

3 核黄素A-波紫外线巩膜胶原交联过程中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与巩膜生物力学强度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照射时间下核黄素A-波紫外线兔巩膜胶原交联实验的研究,探讨巩膜生物力学强度与紫外线灯照射时间的关系,及其在实验过程中紫外线灯照射对视网膜是否造成损伤。
   方法:将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A、B、C三组,选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对照眼,麻醉后充分分离左眼内外直肌间的球结膜及筋膜并于上直肌止端剪断上直肌,充分暴露鼻上方巩膜。在暴露巩膜处滴加0.1%5-磷酸核黄素5分钟后,用波长为370nm,功率为3.0mW/cm2的紫外线灯分别对A、B、C三组实验眼巩膜照射20min、30min、50min。术后2周进行全视野视网膜电流图(full-field electroretinogram f-ERG)检测。术后2个月,处死兔子,取实验眼实验部位巩膜及对照眼相应部位巩膜,制作成5mm×10mm的巩膜条带,测量其厚度及弹性模量、蠕变率、极限应力、极限应变。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视网膜、巩膜组织结构。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配对t检验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下兔巩膜透明度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A、B、C三组实验眼巩膜经紫外线照射后,巩膜由原来的瓷白色逐渐透见葡萄膜色素,且透见葡萄膜色素随照射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来清晰,面积越来越大。巩膜透明度随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2、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兔f-ERG的影响
   A、B、C三组兔f-ERG:暗适应3.0、明适应3.0的b-波振幅、a-波振幅、b-波潜伏期、a-波潜伏期的结果,实验眼与对照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巩膜厚度的影响
   A、B、C三个实验眼巩膜条带厚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5.62%、12.07%、16.46%,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检测,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巩膜条带生物力学的影响
   A、B、C三组巩膜条带弹性模量分别增加了26.31%、11.24%、33.43%;蠕变率分别降低了40.47%、29.96%、53.17%;极限应力分别增加了12.21%、22.41%、42.05%,A组、C组极限应变分别降低了24.94%、38.57%。采用配对t检验对实验组与自身对照组进行检测:C组弹性模量P=0.025;C组蠕变率P=0.041;C组极限应变P=0.012。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5、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视网膜、巩膜组织结构的影响
   光镜下A、B、C三组视网膜各层结构均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未见明显损伤或变薄。15000倍透射电镜下可见A、B、C三组巩膜胶原纤维直径较对照组均增大,并随紫外线照射的时间延长胶原纤维直径逐渐增大;胶原纤维之间的距离较对照组均增加,且随紫外线照射的时间延长胶原纤维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对照组巩膜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嵴和膜有损伤,实验眼较对照组损伤明显,线粒体有空泡,髓样变,细胞水肿,细胞器减少,各实验眼之间巩膜成纤维细胞损伤程度差别不大。
   结论:
   1、核黄素A-波紫外线兔巩膜胶原交联实验中,当巩膜厚度为400μm,照射时间在50分钟内,随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巩膜的透明度逐渐增加,巩膜胶原纤维直径逐渐增加,巩膜厚度逐渐增加,生物力学强度逐渐加强。
   2、当兔巩膜厚度为400μm时,用波长为370nm,功率为3.0mW/cm2的紫外线灯照射巩膜时间在50分钟内,核黄素A-波紫外线兔巩膜胶原交联实验是安全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