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研究
【6h】

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它可以迅速缓解疼痛,并且部分修复骨折椎体丢失的高度。但椎体成形术也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如有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栓塞、肺栓塞、血肿、脊髓压迫、神经根病变、感染及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等。目前对于椎体成形术是否会增加邻近椎体发生的骨折风险,国内外学者们一直都存在争议。有些报道指出,椎体成形术对骨折椎体刚度与硬度的恢复改变了脊柱运动节段的生物力学,从而使得邻近椎体处于不利地位,更容易发生骨折;还有些学者认为术后再发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自然过程,与椎体成形术无关。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防腐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来探讨椎体成形术是否会诱发邻近椎体骨折,并分析其原因。
  方法:
  选用同一地区、种族、平均年龄为60岁的男性防腐尸体4具,每具尸体取T9-L5椎体,所有椎体均摄正侧位X线片,以排除先天畸形、骨折、肿瘤。将每具胸腰椎标本分为T9—T11,T12—L2,L3—L5三个节段,切除两旁的肌肉等软组织,两端切除椎间盘及韧带残端,四具标本总共制成12个脊柱节。将12个脊柱节段分为两组A、B两组。A组6个脊柱节段(T9-T11、T12-L2、L3-L5各2个),B组6个脊柱节段(同A组)。将A组脊柱节段造成中间椎体压缩骨折(使用小骨凿于中间椎体前缘水平凿除部分皮质骨与松质骨,深度达椎体的前二分之一,高度占椎体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一,然后在屈曲压缩力下造成中间椎体压缩骨折),而后对所有骨折椎体通过椎体成形术注入相同厂家、相同黏度、等量(3 ml)的骨水泥;B组暂不做任何处理。A组注入骨水泥完成后,将A、B两组的单个脊柱节段分别置于模具之中,使用生物力学试验机,以5mm/min的加载速率进行垂直加载,当垂直载荷达到最大值并开始下降时停止加载,记录此刻脊柱节段的最大垂直载荷,并通过位移——应力曲线峰值得出脊椎节段的刚度。记录A、B两组脊柱节段的最大垂直载荷、刚度,邻近骨折椎体的位置及A组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情况,并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
  A组的最大垂直载荷平均值为(3048±403)N,B组的最大垂直载荷平均值为(3586±418)N,两组最大垂直载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7, P=0.047)。注入骨水泥后,A组脊柱节段最大垂直载荷平均要比B组低15%左右,提示椎体成形术后A组脊柱节段最大垂直载荷有下降趋势,椎体成形术会增加邻近椎体的骨折风险。A组的刚度平均值为(514±51)N/mm,B组的刚度平均值为(528±38)N/mm,两组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2, P=0.60)。A组新发骨折的部位为T9椎体、T12椎体、L3椎体各两个,全部为高位邻近椎体。B组骨折的部位为T9、T10、T12、L1椎体各一个,L3椎体两个。A组标本有1个脊柱节段发生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渗漏部位为T10-T11之间的椎间盘
  结论:
  我们的结果显示,与未注入骨水泥组相比,注入骨水泥组脊柱节段的最大垂直载荷偏低,且再发骨折的部位主要为上位邻近椎体。因此,我们认为椎体成形术会增加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风险,且上位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概率要高于下位邻近椎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