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6h】

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理论综述

1.1问题与数学问题的界定

1.1.1问题的涵义

1.1.2数学问题的涵义

1.2问题意识

1.3数学问题提出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

1.4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

1.4.1初级阶段

1.4.2蒙动阶段

1.4.3幼稚阶段

1.4.4成熟阶段

1.4.5升华阶段

1.5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2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1现状调查

2.1现状分析

3.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分析

3.1内部因素

3.1.1兴趣与态度

3.1.2勇气和精神

3.1.3意识和策略

3.2外部因素

3.2.1传统文化因素

3.2.2教育教学观念

3.2.3教师教育策略与教学方式

4.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4.1更新教学观念,倡导探究式教学

4.2改进教学方法,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4.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提问兴趣

4.4改善课堂环境,增进师生交流

4.5营造民主氛围,树立学生信心

4.6评价及时合理,品尝提问乐趣

5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5.1探究式教学

5.2问题式教学

6.实践成效及案例分析

6.1实践成效

6.2案例

6.3教学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跨入21世纪,数学教学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而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的源泉,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问题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立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对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策略与途径展开论述,并由此提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论,综述国内外关于学生无数学问题意识及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较低现状,从而指出研究“数学问题提出”的意义和研究方向,引出论题; 第二部分是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理论综述,对问题、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提出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等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部分是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调查。 第四部分是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对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内部因素,即学生的兴趣与态度--想不想问,勇气和精神--敢不敢问,意识和策略一善不善问作出分析;以及外部因素,即传统文化因素,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教育策略与教学方式等方面了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是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策略与途径,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改善课堂环境,营造民主氛围,及时合理评价等途径激发学生提问兴趣,树立学生信心,品尝提问乐趣,培养问题意识。 第六部分是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采用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 第七部分是实践成效及案例分析,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希望在教学工作中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采用探究式、问题式教学,逐步提高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