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从课程实施视角分析
【6h】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从课程实施视角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 概述

1.1职业能力的概念

1.1.1职业

1.1.2 能力

1.1.3职业能力

1.2对课程实施的认识

1.3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情况

1.3.2国内研究情况

1.4高职院校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4.1专业应用能力

1.4.2适应变化能力

1.4.3 团队协作能力

1.4.4开拓创新能力

1.5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因素

1.5.1观念因素

1.5.2个体差异性因素

1.5.3师资因素

1.5.4实践环境因素

2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理论分析

2.1.知识的积累:前提条件

2.1.1知识的分类

2.1.2知识掌握的阶段

2.2职业技能的形成:中间环节

2.2.1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2.2.2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2.3职业态度的养成:贯穿全程

2.4职业能力的形成:知识、技能、态度的迁移与整合

2.4.1迁移

2.4.2 整合

3部分发达国家职业能力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3.1 德国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

3.1.1学习领域的提出和内涵

3.1.2整体连续的行动过程组织课程实施

3.1.3思考和启示

3.2 新加坡实践技能训练模式:教学工厂

3.2.1教学工厂的提出和内涵

3.2.2模拟现场操作的教学模式

3.2.3思考和启示

3.3美加的CBE教学模式

3.3.1 CBE的提出和内涵

3.3.2 自我训练与评估的教学方法

3.3.3思考和启示

4从课程实施视角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4.1师资方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4.1.1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4.1.2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4.2学生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2.1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2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4.2.3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4.3教学方面: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

4.3.1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制定教学计划

4.3.2构建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

4.3.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4.3.4改进教学方法

4.3.5考核突出能力评价

4.4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4.4.1 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4.4.2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于专业课中

4.4.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为生产和服务一线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呼吁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所以高职院校如何高效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学生就成了当今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课程实施,因此本文着重从课程实施视角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职业能力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当代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影响职业能力培养的因素。第二部分主要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因为本文是从课程实施视角来研究职业能力的,对其的形成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为下文对策的提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相关知识的积累,职业技能的形成,而对职业态度的培养则应贯穿在整个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最后三者只有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进行迁移与整合才能实现职业能力的形成。了解职业能力形成过程对开展有效的课程实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是在对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实施视角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做法与成功经验。主要包括德国的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的育人特色和美国加拿大的CBE教学模式。最后在理论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从课程实施的视角提出了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若干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