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知识到智慧:生命化教育视角下教师新角色建构 研究
【6h】

从知识到智慧:生命化教育视角下教师新角色建构 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

(二) 关于教师角色建构的研究

三、 核心概念界定

(一) 生命化教育

(二) 教师角色

(三) 知识型教师

(四) 智慧型教师

(五) 知识型教师与智慧型教师的关系

四、 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访谈法

(三) 案例分析法

五、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生命化教育:教师新角色建构的起点

一、 生命的特征

(一) 生命的完整性

(二) 生命的自主性

(三) 生命的超越性

(四) 生命的独特性

二、 生命化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 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

(二) 过程中,遵循生命的特性

(三) 结果上,润泽灵魂,追寻生命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

第二章 生命化教育视角下教师新角色的定位

一、 生命:回归教师新角色认识的原点

(一) 关怀生命:教师对本真教育的回应

(二) 成全生命:教师角色的价值内涵

二、 教师新角色:“智慧型教师”的价值取向与特征

(一) “智慧型教师”的价值取向

(二) “智慧型教师”的特征

第三章 “知识型教师”生命意义的缺失与角色转型的轨迹

一、 “知识型教师”生命意义的缺失

(一) 生命化教育知识的缺乏

(二) 重智轻德:完整生命的分离

(三) 病理性语言:学生心灵的隐形杀手

(四) 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学生生命的直接伤害

(五) 缺乏沟通:荒漠化的生命情感

二、 教师角色转型的轨迹

(一) 从施教到互教

(二) 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整合

(三) 从授受到体验

(四) 从规训到对话

(五) 从继承到创造

第四章 生命化教育视角下教师新角色的建构策略

一、 教师新角色建构的关键:增强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

(一) 反思生命的存在状态

(二) 塑造为师的完满人格

(三) 激发生命之创造意识

(四) 体验教师职业之幸福情感

二、教师新角色建构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一)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 尊重学生生命的完整性

(三) 尊重学生生命的自主性

(四) 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

三、 教师新角色建构的桥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 学会对话,倾听彼此的生命叙事

(二) 加强沟通,促进师生情感交融

(三) 增进理解,搭建平等交流平台

(四) 赏识为先,激发生命潜能

(五) 寓教于理,引导生命和谐

四、 教师新角色建构的支持:外部策略

(一) 教育政策的完善

(二) 校内外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教育是直面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事业,教师是学生生命存在的呵护者,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指导者。随着生命化教育理念的产生,关注生命、关怀生命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价值追求。但在当前的教育中,教育的功利性、工具性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完整、和谐。鉴于此,本文试图在生命化教育视角下,探讨教师角色的定位,尝试建构一种充满智慧的现代教师新角色。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生命的特征、生命化的教育理念进行了论述,在生命化教育视角下赋予了教师角色新的定位,提出了教师新角色的建构策略。全文具体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把生命化教育作为教师新角色建构的起点。介绍了生命的特征:完整性、自主性、超越性和独特性。阐述了生命化教育的基本理念: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过程中,遵循生命的特性;结果上,润泽灵魂,追寻生命意义与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
   第三部分,生命化教育视角下教师新角色的定位。以生命为教师新角色认识的起点,分析了教师新角色——智慧型教师的价值取向和特征。强调了智慧型教师的主要特征是:关爱生命;视教师职业为兼具给予与收获的有意义活动;富有人文关怀;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勇于创造;追求专业的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知识型教师”生命意义的缺失和角色转型的轨迹。通过对中学教师的访谈以及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知识型教师”生命意义缺失的主要表现,提出了教师角色转型的轨迹:从施教到互教;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整合;从授受到体验;从规训到对话;从继承到创造。
   第五部分,生命化教育视角下教师新角色的建构策略。首先,增强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这是建构教师新角色的关键;其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这是教师新角色建构的基础;再次,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师新角色建构的桥梁;最后,建构教师新角色的支持,即外部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