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尔·诺丁斯幸福论及其启示探析
【6h】

内尔·诺丁斯幸福论及其启示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诺丁斯幸福论的形成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诺丁斯幸福论的形成背景

1.当代美国社会面临的问题

2.当代美国教育面临的问题

(二)诺丁斯幸福论的理论渊源

1.古典哲学家的幸福论

2.基督教神学家的幸福论

3.近代功利主义者的幸福论

二、诺丁斯幸福论的理论基础--关怀伦理

(一)关怀伦理的要求

1.关怀的互动性

2.关怀的伦理性

3.关怀的圈层论

4.关怀的连续性

(二)关怀伦理与幸福论的关系

1.关怀伦理是幸福论的理论基础

2.幸福论是关怀伦理的理论归宿

三、诺丁斯幸福论的内容及其特征

(一)诺丁斯幸福论的内容

1.对幸福的理解

2.获取幸福的领域

3.培育幸福的途径

(二)诺丁斯幸福论的特征

1.幸福内涵的开放性

2.体验方式生活化

3.幸福来源的全方位性

4.获取程序上始于家庭

四、诺丁斯幸福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一)当代中国幸福观检视

1.当代中国人的幸福观

2.青少年教育中的幸福观

(二)诺丁斯幸福论的当代启示

1.转变幸福观念,精神的满足才是人的真正幸福

2.建立和谐家庭,家庭和谐是儿童幸福获得的始基

3.改变教育理念,儿童幸福是学校教育的真正目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渴望,但是,当代社会人类的幸福观却被扭曲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把幸福等同于物质利益的满足,而忽视了自身精神方面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人们过度重视标准化的教育程序,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反应。诺丁斯作为当代著名的关怀伦理学家,对幸福这一课题作了相当精辟的阐释。诺丁斯建立在关怀伦理基础上的幸福论,强调以关怀作为社会交往和学校教育的方式,为我们寻求真正的幸福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
   诺丁斯幸福论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现实背景。古典哲学家的幸福论、基督教神学家的幸福论以及近代功利主义者的幸福论,都对诺丁斯幸福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诺丁斯的幸福论是以她的关怀伦理为理论基础的。关怀伦理有四个要求:关怀的互动性、关怀的伦理性、关怀的圈层论和关怀的连续性,这些要求与其幸福论存在着契合之处。
   诺丁斯从苦难、需要、美德与幸福的关系出发来界定幸福的内涵。她认为,幸福在于远离苦难;幸福在于满足需要;幸福在于拥有美德。幸福既有规定性的一面,也有精神性的一面。人们主要从私人生活领域、公共生活领域以及职业生活领域这三大领域获取幸福。在私人生活领域之中,幸福主要来自持家、为人父母、住所与自然、惬意的品质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其中,家又构成了获得幸福的主要居所;公共生活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另一领域,这些领域主要包括民主生活、社区生活和学校生活等;人生中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所以职业生活也是人们获取幸福的领域之一。就培育幸福的途径而言,诺丁斯认为,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培养全面的关怀能力、发展自我理解能力、培育个体优良品德以及优化学校学习内容等。通过对诺丁斯幸福论的分析,可以概括出其幸福论具有四个特征,即幸福内涵的开放性、体验方式的生活化、幸福来源的全方位性以及获取程序上始于家庭等。
   诺丁斯幸福论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当代中国人的幸福观具有感性化和功利化的不良倾向。青少年教育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家庭教育忽视儿童切身感受,学校教育课程的设置过于程式化。而诺丁斯幸福论使我们认识到:精神的满足才是人的真正幸福;家庭和谐是儿童幸福获得的始基;儿童幸福是学校教育的真正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