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托尼·莫里森《宠儿》和《所罗门之歌》的圣经原型解读
【6h】

对托尼·莫里森《宠儿》和《所罗门之歌》的圣经原型解读

代理获取

摘要

托尼·莫里森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裔美国人。她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她的代表作《宠儿》及第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这两部小说都运用和吸收了圣经元素为作品的人物刻画和主题深化而服务。
  本论文试图从诺斯罗普·弗莱的原型理论角度探讨莫里森小说《宠儿》及《所罗门之歌》中蕴含的圣经元素。除引言及结论外,论文由三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主要是阐述莫里森的生平和她的文学成就以及国内外对两部作品相关的研究,原型批评的发展其中主要介绍弗莱的原型理论。
  第一章主要分析《宠儿》和《所罗门之歌》中体现的圣经原型人物。第一部分探讨其中的耶稣原型。小说中的耶稣基督的形象可以分成两大类:“替罪羊”耶稣基督和“救世主”基督。第二部分探讨母亲原型包括夏娃和夏甲两种类型即:一种母亲像圣经中的夏娃一样,充满了爱和生命力,热爱自然,但也由于她的罪过致使她的后代受到迫害。另一种是以夏甲为代表的软弱和胆怯的母亲形象,因为自身的因素,最终失去自我身份。
  第二章详细研究了两部小说中的主题原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堕落主题,爱的主题及死亡和重生主题。莫里森的小说颠覆了传统观念,展现7在白人主流文化压制下的非洲裔美国人人性的扭曲。
  第三章主要关注启示和魔鬼意象的研究。通过分析树、河流等启示意象以及红玫瑰、数字“七”和蛇等魔鬼意象来理解莫里森创作小说的意图。这些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她对非洲裔美国人的同情。她鼓励他们面对过去,接受自己的本土文化、实现自我价值。小说的主题通过这些意象得到深化
  基于以上三章,得出本文的结论。莫里森在创作《宠儿》和《所罗门之歌》时都加入了圣经中的一些元素,运用了一些圣经原型。她的作品从黑人民族出发,描写了黑人与白人、与过去及环境之间的冲突。在此过程中,莫里森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将圣经元素加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本论文试图通过分析其作品与圣经原型之间的关系,以便对莫里森的作品有更好的解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