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及对教学训练的影响研究
【6h】

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及对教学训练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研究现状

1.1 体育场地器材现状调查分析以及管理研究

1.2 体育场地器材对体育教学及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1.3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存在问题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被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3.1.1 被调查学校的基本分布及教师问卷数量

3.1.2 被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

3.1.3 被调查学校的学生的分布情况及人数

3.2 对教师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2.1 石家庄市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的现状

3.2.2 体育教师对石家庄市中学体育场地建设的认可度

3.2.3 体育教师对体育场地周边开发拓展的看法

3.2.4 学校的场地、器材能否满足教学的需要

3.2.5 体育场地数量与体育教学质量关系

3.2.6 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器材的质量的评价

3.2.7 学校对待体育器材的维修情况

3.2.8 体育场地器材能否满足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

3.2.9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与课余体育训练

3.2.10 体育场地器材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

3.2.11 石家庄市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3.2.12 体育场地器材与教学诸要素的关系

3.2.13 体育教师对于场地建设和器材开发的自主性

3.3 对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3.1 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与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的比较

3.3.2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能否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

3.3.3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是否能够满足体育课学习的需要

3.3.4 学生对体育教学安排与体育场地器材关系的认识

3.3.5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的损坏与维修

3.3.6 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出现伤害事故的情况

3.3.7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体育课使用情况

3.3.8 学校体育场地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的情况

3.4 制约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场地建设与器材开发利用的因素分析与建议

3.4.1 制约石家庄市中学体育场地建设与器材开发的因素

3.4.2 石家庄市中学体育场地建设与器材开发利用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是进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开展课余体育锻炼、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的基础条件,尤其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作为体育教学训练的重要条件之一,已经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纵观以往的研究内容,大多数学者将着眼点集中在农村学校或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从中发现了众多的问题,例如一些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条件设施极差,场地不足、器材缺乏等等,极大的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的开展,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一些条件性问题正在逐步改善。本研究从另一个视角出发,着重调查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市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的现状,从中分析体育教师对目前体育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教学训练的影响程度,推断省会城市的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能否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本研究以调查法为主,研究、探讨石家庄市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及其对中学体育教学训练的影响,并根据石家庄的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现有条件,提出如何就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现状更好的发挥省会城市学校的条件资源优势,提倡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挥创造性配合,充分挖掘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资源,为石家庄市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的优化使用提供依据。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石家庄市中学的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对分布在全市六区的21所学校的学生、教师和体育组领导进行了调查。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包括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教师和学生访谈)、数据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
  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
  1.石家庄市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基本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场地器材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地位认识明确,认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条件性因素会制约石家庄市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施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石家庄市中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关系密切,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大多数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呈现出比较满意的态度,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小、器材少、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不足有意见。
  3.石家庄市各中学对于体育场地周边的开发拓展关注不够,体育教师对带领学生拓展场地与改造器材的主动性不足,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校内部对体育场地器材现行管理体制和社会因素极大地困扰着石家庄市中学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提出建议如下: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应该继续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依据国家标准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至关重要;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在充分了解学生体育需求,提倡动手制作简易体育器材,既能解决器材缺乏且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又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借助当前课程改革的动力,改革中学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将体育文化元素渗透在教学训练中,多开设健身性、娱乐性体育课程,可充分利用户外运动的可能与条件,以减少对校内教学的依赖,减少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依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