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邢台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研究
【6h】

邢台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1.1.1 健康的概念

1.1.2 健康教育的概念

1.1.3 体育健康教育的概念

1.2 国内外体育健康教育开展研究现状

1.2.1 国外体育健康教育开展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体育健康教育开展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邢台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1 体育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安排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2 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3 体育健康教育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3.1.4 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5 体育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6 体育健康教育教师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7 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硬件支持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2 邢台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2.1 体育健康教育不被学校领导重视,课程目标不明确

3.2.2 体育健康学时严重不足,重竞技灌输式的教学设置

3.2.3 课程内容讲解不理想,教材内容不全面

3.2.4 自然班级授课,传统教学方法,板书教学手段

3.2.5 体育教师非专业,培训力度需加大,学校锻炼的氛围不够

3.2.6 场地器材不满足,多媒体资源材料运用少

3.2.7 学生学习态度不高,满意度一般,自我锻炼少

3.3 邢台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开展对策

3.3.1 转变学校传统观念,重视体育健康教育

3.3.2 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要位置

3.3.3 设计专门的体育健康教育教材

3.3.4 提高体育健康教育师资水平

3.3.5 举办有益心理健康的体育活动

3.3.6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营造健康的学校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校园中“低头族”可以说是随处可见,长时间的盯着手机就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可同学们对健康问题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是由于健康教育的不完善所造成的。体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体育教育的手段,对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术和体育技能的传授,学习健康知识,使之掌握必要的体育健身的方式方法,通过健身活动,提高学生体质与身心的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康意识的培养与完善,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教育过程。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把卫生保健、运动知识等内容与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可以改善学生存在的生活健康问题,所以体育健康教育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邢台市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校领导对体育健康教育认识、学生对体育健康教育态度、体育健康教育教材使用、体育教师师资情况等问题进行调查,探寻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分析后提出解决的办法,来促进体育健康教育的开展,增强广大师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改善和提高中职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状况,为正在实施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经过调查三所学校都开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周可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同学们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从课堂中学到体育技术,并参与到锻炼中。但是三所学校中极少有教师将健康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去,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体育基本技术教学,体育健康教育没有得到发展。
  体育健康教育课程还是以学会、会做为目标,没有确定“健康第一”的目标;课程内容多在身体健康、社会适应、体育知识方面讲解,心理健康内容讲解较少;课程实施仍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授课,运用新手段较少,教材内容陈旧,不能满足需要。课程的评价上,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对健康是有帮助的,但是对教师传授内容和学生所想得到的内容有差距。
  促进邢台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对策:
  转变学校传统观念,重视体育健康教育,明确课程日标,将“健康第一”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设计专门的体育健康教育教材,内容多设计所学专业的保健知识,轻竞技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要位置,课程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及所学专业不同,设计教学内容;提高体育健康教育师资水平就要多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培训,教师要转变思想加强自身的学习;举办有益心理健康的体育活动,多进行集体性的项目,让问题学生打开心扉,纠正错误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营造健康的学校氛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