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弗兰克·马丁《八首钢琴前奏曲》之第Ⅰ首、第Ⅳ首演奏分析
【6h】

弗兰克·马丁《八首钢琴前奏曲》之第Ⅰ首、第Ⅳ首演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八首钢琴前奏曲》第Ⅰ首作品及演奏分析

1.1 第Ⅰ首作品分析

1.1.1 传统影响下的现代作品创作

1.1.2 作品结构及“巴赫式”主题

1.2 演奏技巧分析

1.2.1 主题的演奏

1.2.2踏板的运用

2《八首钢琴前奏曲》第Ⅳ首作品及演奏分析

2.1 第Ⅳ首作品结构及“巴赫式”主题

2.2 演奏技巧分析

2.2.1 主题的演奏

2.2.2 踏板的使用

2.2.3 贯穿全曲的跳音

2.2.4 三行谱的演奏

3. 演奏启示

3.1 理论准备

3.2 练习及背谱

3.3 心态调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作品是弗兰克·马丁一生创作的两部钢琴作品中的其中之一,也是他形成自己成熟、独特风格时期所创作的经典作品,他虽借鉴、运用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技法,音响效果较为乖张,但他同时也运用模进及节奏的推动等方式发展音乐,使演奏者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其音乐形象及情感,这也成为了他创作的特有标志。该作品是前奏曲体裁,钢琴前奏曲是西方音乐中一种产生较早、蕴含意义丰富并且生命力顽强的体裁,结构短小精致,能够显而易见的反映音乐的内部特征,从产生钢琴前奏曲体裁至今仍有许多作曲家在创作且历久弥新,这种体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众多音乐体裁中是较为少见的。因此,这些都体现了弗兰克·马丁这部作品的理论研究价值。 从演奏方面而言,通过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手法,能够更加清晰地揣摩出作曲家想要展现的内容,尽可能合理地进行二度创作,虽说应该演奏出自己的特色,不应一味地复制他人的作品,但是自己的特色也要基于合理的理论支撑之上。由第Ⅰ首和第Ⅳ首前奏曲的分析得出,该作品体现出了弗兰克·马丁对于巴赫的学习与致敬,他将极具巴赫特色的主题,运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改编与创新,笔者也将通过主题发展这条线索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理解,从而解决个性的音响效果带来的难以理解的情绪表现。该作品篇幅较为短小,但演奏技术难点较为集中,本文主要通过演奏实践,以及相应的理论学习,从演奏的各个细节进行分析,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完成该作品的演奏。 在钢琴学习生涯中,不论是演奏还是平时练习,因近现代钢琴作品音响效果极为个性,和声语言晦涩难懂,使我们都较少甚至害怕触碰近现代作品。笔者对该部作品进行多方面地研究,除了从理论学习方面,更多地从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出发,从多个角度去体验近现代音乐作品的魅力,希望能够弥补自身对近现代钢琴作品学习的盲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