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RSS/S踝关节康复并联机器人运动和力控制的研究
【6h】

3-RSS/S踝关节康复并联机器人运动和力控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关节之一,人体的大部分活动都离不开踝关节,包括人的站立、行走、下蹲、跑跳等动作。踝关节损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如果不及时的得到治疗,将会留下后遗症。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发现踝关节康复并联机器人能很好的帮助患者康复。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踝关节康复并联机器人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下面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作一些介绍。
   首先,通过参考国内外关于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控制的相关文献,在踝关节损伤的机理和康复方法的基础上,对其控制模式进行设定,分为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四种康复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动平台的运动轨迹进行规划,主要包括运动路径、可达位置空间分析。轨迹规划是实现康复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和力控制的基础。
   其次,在实现康复并联机器人的力控制过程中,必须建立力反馈模型。由于踝关节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运动速度低、惯性力小等特点,采用分析矢量法对康复并联机器人进行静力学分析,建立曲柄、动平台的平衡方程。其与动平台的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速度雅克比矩阵和力雅克比矩阵互为转置矩阵”这一定理,把运动学分析的结果转换到静力平衡上来。力反馈模型是实现力控制的关键。
   另外,在基于康复并联机器人的机构本体上,对其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在硬件系统设计方面,选择PMAC 运动控制器、驱动器、位置传感器和六维力矩传感器等,对其进行实验调试。根据康复机器人控制模式,设计出硬件系统。同时,选择合适的康复策略,在基于神经网络实现康复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力控制,满足踝关节康复的要求。在软件系统设计方面,规划出软件系统总体结构,主要包括用户模块、数据模块、通讯模块和运动和力控制模块。用户模块主要提供了人机交互界面等;数据模块主要是记录机器人运动过程中角度,速度和力等信息;通讯模块主要是完成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讯,力传感器与上位机的通讯;控制模块主要是编制和存储运动控制和力控制程序,是软件设计的核心和难点。
   最后,进行实验调试,检验康复机器人是否满足踝关节康复的要求,验证机器人是否能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实现运动和力控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