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协同创新项目的成熟度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6h】

基于协同创新项目的成熟度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2.1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

2.2 成熟度模型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 协同创新项目成熟度结构模型的构建

3.1 协同创新项目成熟度结构模型构建的意义及原则

3.2 成熟度结构模型的外部结构

3.3 成熟度结构模型的内部结构

第四章 协同创新项目成熟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协同创新项目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和设计思路

4.2 协同创新项目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协同创新项目成熟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协同创新项目成熟度评价模型—蛛网模型的确定

第五章 协同创新项目成熟度模型的应用

5.1 成熟度模型应用的前提条件

5.2 成熟度IDEAL改进模型的应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国际化市场进程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加剧,创新能力越来越关乎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当前,创新领域的研究已逐渐从单一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等方面向多主体协同创新过渡。协同创新这一概念自提出之初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协同创新研究也日渐成熟,尤其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指出“把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以来,首次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最初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SEI(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从软件行业提出,现已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领域,通过成熟度模型,可以明确项目所处的成熟度等级,并加以改进,最终使其达到成熟度最高等级。
  本文首先综述协同创新和成熟度模型的研究现状,明确其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协同创新和成熟度模型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其次,文章的主旨是协同创新项目成熟度模型的应用,即通过准备、评价和改进三个阶段达到提高成熟度等级的目的,基于不同的阶段,本文通过分别建立成熟度的结构模型、评价模型以及改进模型进行协同创新项目成熟度模型的应用过程。在结构模型部分,本文又从其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方面加以分析,外部结构即成熟度的五个等级,内部结构即将协同创新项目的成熟度划分为7个准则层和34各关键指标层,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之后应用评价模型——蛛网模型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应用IDEAL改进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步骤,达到提升成熟度等级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