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
【6h】

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2 研究本论文的现实意义

1.3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研究构想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封面

声明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2章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综述

2.1 中国传统教育的构成

2.2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之比较

2.3 清末传统教育的式微与现代教育的勃兴

2.4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动因分析

第3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

3.1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研究应遵循的原则与指标体系

3.2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阶段综述

第4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上)

4.1 近现代河北的小学教育

4.2 近现代河北的中学教育

4.3 近现代河北的高等教育

第5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分类研究(下)

5.1 近现代河北的军事教育

5.2 近现代河北的师范教育

5.3 近现代河北的实(职)业教育

第6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历史人物研究

6.1 吴汝纶与莲池书院——举中外学术会于一冶,以陶铸而裁成之

6.2 严修教育实践与思想述评——泰西之学为当急,孔孟之道不可畔(叛)

6.3 袁世凯与直隶教育早期现代化——政治家视野中的教育变革

6.4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乡村教育实验——中华文化和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一个产儿

第7章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

7.1 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类型分析

7.2 各种模式形成根源浅析

7.3 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模式特征分析

第8章 结语

8.1 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

8.2 从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所谓教育的早期现代化,指的是与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基础和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机器大工业生产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转化、演变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河北(直隶)是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表现最为突出、成效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
  本论文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地方史志等资料,多角度展示了河北早期现代教育体系的萌生、构建与推进的曲折进程,总结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特征与模式,概括了河北相对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论文以专题研究成篇,主要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
  第一章导论部分陈述了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界定了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概念,构建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起步前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指明了论文研究构想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概述了中国传统教育构成,通过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比较,揭示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整体特征,并对推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动力及动力集团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第三章对河北省教育教育早期现代化分期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进行分期研究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标准,并以先声、萌芽、起步、推进四个阶段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简介。
  第四章、第五章对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事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各级普通教育的发展概况逐一分析介绍,挖掘了不同类型教育产生的动因,理清了发展脉络,总结了历史成绩与局限。
  第六章对在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评述历史人物的教育实践,挖掘教育思想,客观评价了他们对河北乃至整个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所起的作用。
  第七章总结概括了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模式与特征,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对比得出本区域所独具的比较优势与劣势。
  第八章结语部分客观评价了河北之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史作用,并着眼于整个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得出规律,阐发启示。
  河北省教育早期现代化是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必然产物。本论文分析、总结河北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不仅仅只是为了通晓过去,其中不少宝贵的经验教训,可直接为当前河北省教育发展所吸取、借鉴。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是中国与世界现代教育制度接轨、同封建落后的传统教育决裂的过程。历史不会重复,但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又一次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面对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大潮的纷至踏来,研究一下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对当今仍在继续推进的河北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无益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