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李安电影在多重文化背景下的探索
【6h】

论李安电影在多重文化背景下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现状

1.4研究方法

1.5研究内容

1.6研究意义

第2章李安及其电影中多重文化成分的剖析

2.1确立从“多重文化”角度研究的初衷

2.2李安多重文化的教养背景

2.2.1中原外省文化的教养背景

2.2.2台湾本土文化的教养背景

2.2.3西方海外文化的教养背景

2.3李安电影中的多重文化成分

2.3.1电影表达的主题文化

2.3.2中学为体的情感文化

2.3.3西学为用的技法文化

2.3.4不同文化的交融形态

第3章李安电影的主题选择

3.1“近乡情怯”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庭文化观

3.1.1近乡情怯的情感表达

3.1.2家庭作为时代的缩影

3.2“精神源于‘失乐园’”:性文化观

3.2.1性文化观的理论根源

3.2.2性文化观的表现形式

3.3“人生五伦孝当先”:父权文化观

3.3.1父权文化的两个维度

3.3.2父权文化的三个层次

第4章李安电影“中学为体”的情感内核表达

4.1“那是中国人五千年的性压抑”:《喜宴》的形式关乎中国人的婚恋观念和面子文化

4.1.1《喜宴》荒谬的外在形式下传达出来的是一种真切的感情

4.1.2《喜宴》控诉了吃人的礼教与虚有其表仪式下的面子文化

4.2“得根枝叶自茂,无根枝叶难存”:中原传统文化消失殆尽的感伤情愫

4.2.1感伤情愫的溯源

4.2.2感伤情愫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与认同方面

4.2.3感伤情愫是李安电影的审美基调之一

4.3温润中显露锐气:中国古典美学意境的体现与传统武侠片的品质提升

4.3.1影像风格注重体现“寓情于景”的美学思想

4.3.2武侠片的拍摄注重提升传统手法的艺术品质

第5章李安电影“西学为用”的视听语言运用

5.1影片的开场设计:特写式开场与远景式开场

5.1.1初创时期的特写式开场

5.1.2成熟时期的远景式开场

5.1.3两个时期间的过渡形态

5.2影像的取景观念:开放的空间取景与封闭的空间取景

5.2.1确立空间取景观念的原因

5.2.2初创时期开放的空间观念

5.2.3成熟时期封闭的空间观念

5.3镜头的运动手法:“一镜到底”的拍摄要求与“走位”拍摄的经验

5.3.1“一镜到底”的拍摄要求产生“长镜头”语言

5.3.2“走位”的拍摄过程引发“化繁为简”经验

第6章李安电影多重文化交融的形态表现

6.1市场定位:亚洲的大众主流院线与欧美的艺术院线相结合

6.1.1形成市场定位的原因

6.1.2形成市场定位的发展过程

6.2运行体制:“台湾中影制片+美国独立制片”到好莱坞片厂制

6.2.1形成运行体制的发展过程

6.2.1形成运行体制发展过程的原因

6.3电影音乐:多重文化交融的电影音乐曲风

6.3.1李安电影音乐的多重文化现象

6.3.2案例:《卧虎藏龙》、《冰风暴》和《断背山》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李安电影作品及获奖年表

致 谢

展开▼

摘要

李安作为当代华人电影导演中的佼佼者,由于自身所具有中原、台湾、美国等多重文化的教养背景,使得他的电影创作总是处于中国和西方、传统和现代、艺术和商业的角逐之中,这也使得他的电影呈现出“多重文化”的特点。为此,本文确立从“多重文化”角度对李安电影进行研究,首先对李安电影所体现出来的“家庭”、“性”和“父权”三个主题文化进行分析;其次对李安电影所体现出来的“中学为体”与。“西学为用”的特点进行分析,这里不仅涉及美学意境和面子文化等内容,还涉及电影拍摄技法等内容;最后,从市场定位、发行体制和电影音乐三个方面论述李安电影多重文化相互交融后的形态表现。通过以上内容分析,旨在形成一个以艺术产品为中心,扩及艺术家创作、艺术产品鉴赏和艺术产品流通等环节在内的立体网络构架,从而进一步突显“李安电影”这个具体现象所具有的“多重文化”的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