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世纪华语大片的困境与反思——以2002年-2012年华语大片为例
【6h】

新世纪华语大片的困境与反思——以2002年-2012年华语大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第1章 新世纪:华语大片时代的到来

1.1“大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

1.2“华语大片”在中国的演变

1.3新世纪华语大片发展现状

第2章 华语大片内容的缺失

2.1影片题材“泛类型化”

2.2叙事文学性的淡化

2.3角色塑造的失真

第3章 华语大片影像表达的缺憾

3.1影像表达的“俗、假、空”

3.2影像风格本土化的隐退

第4章 华语大片社会影响力的偏误

4.1主题教化功能的隐退

4.2服务性的减弱

4.3电影属性失衡:商品性大于艺术性

第5章 反思:华语大片的发展之路

5.1困境背后的原因

5.2华语大片困境后的反思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大片”在好莱坞是发展成熟的一类影片形式,被称为“Blockbuster”,它所开创的视听效果、营销模式以及对整个电影产业造成的影响都令世人瞩目,此外,它所创造的巨额收入也令其他电影国家纷纷效仿。中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的“大片”起步较晚,但在不断的摸索探寻中,也成为了一种本土电影现象。本文认为,由于大片的跨国合作模式,使得电影的前期、后期中都会有国外人的参与,但呈现在屏幕上的语言共性是普通话,因此,中国电影的大片,可以称之为“华语大片”。
  如果把2002年《英雄》的问世作为华语大片的“出生年”,那么,从2003年到2012年,则是华语大片的十年“生长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以及全球化环境的成熟,中国导演们拍摄电影的条件和限制变得更开放也更包容,华语大片在电影商业化的浪潮中慢慢寻找着自身定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在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或是传达中国人民信奉的理念思想上优势明显——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英雄》所开创的大片时代的影响力看到。所以说,华语大片已经成为最能代表我国电影实力、最能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力形式。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华语大片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先天不足以及依然存在的国内电影环境限制,十年的历程并没有让华语大片成为一种成熟规模化的影片类型,尤其在西方发展成熟的大片文化冲击和本国中小成本电影的挑战下,新世纪华语大片的处境显得尴尬。在华丽的视觉表象下,新世纪的华语大片渐渐丢失了优秀的中国电影传统、气质以及社会责任感,诟病百出,并形成了难以逃脱的困境。无论是内容上的空洞、逻辑上的混乱、在影像上的极尽奢华浪费,还是在主题影响力上的偏误,都造成了华语大片地位的下滑。对于这一支撑我国文化软实力重要手段的电影形式,如何客观地分析面对华语大片十年历程的成果和缺憾,对华语大片乃至中国电影业在2012年之后的发展复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从社会角度出发,系统总结十年来华语大片的种种问题,从内容、影像、社会影响力三方面入手,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法,分析华语大片出现的种种缺憾问题。本文试图对“华语大片”下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并对华语大片在题材内容和创作过程中的的不足进行深入阐述。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对新世纪华语大片面临的困境做出了原因上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反思,虽然在业内也有很多论述,但本文联系全文对症下药,分别从内容、导演、主题、风格方面进行完整论述,以期为华语大片未来发展之路提出些许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