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诉讼机制问题研究
【6h】

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诉讼机制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1章 我国职务犯罪审查逮捕诉讼机制概述

1.1 职务犯罪案件逮捕审查上提一级的背景与必要

1.1.1 职务犯罪案件逮捕审查上提一级的背景

1.1.2 职务犯罪案件逮捕审查上提一级的必要

1.2 审查逮捕诉讼机制的基本构造

1.2.1 刑事诉讼制约结构是多种价值的结合

1.2.2 程序正义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

1.2.3 “上提一级改革”后职务犯罪审查逮捕诉讼机制增加的内容

1.3 职务犯罪审查逮捕诉讼机制的优越性

1.3.1 加强了对自侦案件的侦查监督

1.3.2 合理区分侦查部门的"控诉”职能与侦监部门的审查职能

1.3.3 强化了职务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

1.3.4 弱化了逮捕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剥夺的功能

1.3.5 改革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可行性

第2章 审查逮捕诉讼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审查逮捕诉讼机制存在的问题

2.1.1 设计上仍缺乏正当性,预防和救济机制不健全

2.1.2 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虚化状态未彻底改变

2.1.3 在强制措施体系设置上对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重视不够

2.1.4 逮捕适用率偏高对审查逮捕的功能存在异化现象

2.1.5 职务犯罪审查逮捕机制运行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2.2 问题的成因分析

2.2.1 职务犯罪审查逮捕诉讼机制构造存在缺陷

2.2.2 个别检察人员思想上人权意识淡薄

2.2.3 有的职务犯罪侦查部门执法方式落后过分依靠逮捕措施

2.2.4 刑事诉讼法对适用逮捕、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规定不明确

2.2.5 职务犯罪案件错捕责任追究制度对审查逮捕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2.2.6 “侦查一体化”对审查逮捕机制诉讼化功能的弱化

第3章 完善职务犯罪审查逮捕诉讼机制的建议

3.1 探索建立职务犯罪审查逮捕听证制度

3.2 依法规范听取辩护律师意见工作程序

3.3 健全职务犯罪强制措施体系合理有效降低羁押率

3.3.1 科学合理分配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的权利

3.3.2 完善取保候审程序规定使其成为常用强制措施

3.3.3 严格监视居住适用条件和执行规定防止变相拘禁和恶意羁押

3.4 完善职务犯罪案件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

3.5 逐步淡化追诉立场强化检察官客观义务

3.6 着力解决上提一级改革以来办案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3.6.1 建立报捕案件报前评审制度

3.6.2 完善侦查监督部门的审查职权

3.6.3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诉讼效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家公职人员的贪污腐败、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逮捕、起诉均由同一级检察机关办理权力较为集中,且职务犯罪审查逮捕带有浓厚的行政审批色彩,引起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办案的公正性和公信力的质疑。
  有鉴于此,为了进一步强化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力度,促进检察机关更加公正廉洁、执法规范,积极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200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开始实施职务犯罪审查逮捕程序改革,并下发《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2013年该规定又被新修订的《人民检察院诉讼规则(试行)》吸纳接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引入了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及其委托律师意见的规定,强化了社会危险性审查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构造了审查逮捕诉讼机制的基本形态,更加突出了职务犯罪审查逮捕的司法性质,在侦(侦查部门)、辩(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和裁(侦查监督部门)之间初步建立基本的诉讼机制,符合社会各界对强化职务犯罪侦查权的监督制约、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维护和保障人权,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但是,由于与改革相配套的相关制度或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职务犯罪案件由供到证和依赖逮捕措施的陈旧侦查模式,以及“有罪推定”、“已捕代侦”和“重配合轻监督”、“重打击轻保护”执法观念等原因,制约了职务犯罪审查逮捕诉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造成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当完善逮捕条件的法律规定,建立报捕案件报前评审制度;其次,完善侦查监督部门的审查职权。进一步保障犯罪嫌疑人在逮捕程序中的权利救济,赋予犯罪嫌疑人逮捕理由知情权和开示逮捕理由请求权,明确犯罪嫌疑人提起变更逮捕请求权的法定理由,赋予犯罪嫌疑人针对关于逮捕的批准或决定提出申诉的权利;最后,探索建立审查逮捕听证制度,细化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规定。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以期能够对完善职务犯罪案件逮捕程序改革,积极推进职务犯罪审查逮捕工作有所裨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