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冷刀内切开联合电切与球囊扩张治疗男性单纯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对比
【6h】

冷刀内切开联合电切与球囊扩张治疗男性单纯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对比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尿道冷刀内切开联合电切与球囊扩张治疗男性单纯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两种术式的优缺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9月~2015年9月期间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男性单纯性尿道狭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排出心肺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及血压、血糖等控制不佳者,其中2010年9月~2014年9月所有单纯性尿道狭窄患者均行尿道冷刀内切开联合电切术(冷刀组),共34例;2014年9月~2015年9月所有尿道狭窄患者均行直视下尿道狭窄球囊扩张术(球囊组),共26例。通过查阅病例并结合随访资料,收集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患者年龄、病程、狭窄段长度、狭窄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再狭窄等。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
  结果:
  1.冷刀组与球囊组患者年龄为别为(46.26±12.91)岁、(44.12±12.06)岁;病程分别为(4.59±3.98)年、(3.78±2.61)年;狭窄段长度分别是(1.79±0.71)cm、(1.62±0.69) cm;术前Qmax分别是(6.22±2.31)ml/s、(5.77±2.40)ml/s;冷刀组患者前尿道狭窄17例,后尿道狭窄17例;球囊组患者前尿道狭窄10例,后尿道狭窄16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年龄、病程、狭窄段长度、部位及Qmax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冷刀组与球囊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3.24±9.84)min、(22.65±6.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76±8.06)ml、(10.12±5.61)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94±1.54)天、(3.12±1.18)天;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冷刀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术后出血,1例发热;5例尿路感染,2例附睾炎,1例尿失禁,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9.4%;球囊组术后1例出现发热,2例出现尿路感染,1例附睾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31,P>0.05)。
  4.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冷刀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复查Qmax与QOL分别为(15.82±4.82)ml/s、(2.35±0.92),术后6个月时复查Qmax与QOL分别为(15.95±5.21)ml/s、(2.15±1.2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球囊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复查Qmax与QOL分别为(16.31±3.52) ml/s、(2.06±0.89),术后6个月时复查Qmax与QOL分别为(16.42±3.63)ml/s、(2.15±1.2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术式对单纯性尿道狭窄均有较显著疗效。
  5.冷刀组34例患者,12例术后狭窄复发,复发率为35.3%;球囊组为26例患者,术后5例复发,复发率为19.2%;两组间手术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872, P>0.05)。
  结论:
  1.外伤仍是造成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而医源性损伤已经成为导致尿道狭窄的重要原因。
  2.直视下球囊扩张与冷刀联合电切治疗男性单纯性尿道狭窄相比,近期临床疗效相似,均是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方式,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3.直视下尿道狭窄球囊扩张术是治疗男性单纯性尿道狭窄的效果满意,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尿道狭窄冷刀内切开联合电切术,且其操作简单,学习周期短,值得进一步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