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知行合一”视域下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研究——以G师范大学为例
【6h】

“知行合一”视域下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研究——以G师范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有关“知行合一”思想的相关研究综述

二、有关卓越教师培养的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第三章 “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论剖析

一、“知行合一”思想的社会背景及学术渊源

二、“知行合一”思想中的“圣人”理想和“实践人格”

第四章 “知行合一”视域下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现状调查

一、研究工具的设计与检验

二、调查实施过程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卓越教师培养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卓越教师培养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二、影响卓越教师培养的因素分析

第六章 “圣人”理想和“实践人格”对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启示

一、教学理念上:知行并进,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教学目标上:明伦成德,培植德行兼修的实践人格

三、教学内容上:理性信念与技能技巧合一,突出实践导向

四、教学方法上:知行合一,理想培养与实践引导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知行合一”思想是王阳明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张,其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等诸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运用。我国“卓越教师”培养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而“知行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本土文化养料,提供了审视和探寻卓越教师培养及教学的研究新视角。通过追溯“知行合一”问题的起源,理清“知行合一”思想的发展历程,展现“知行合一”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梳理出其中的“圣人”理想和“实践人格”两个重要的理念,借以指导“知行合一”视域下卓越教师的培养及其教学。知行合一强调致良知成德业,以培养德性高尚的圣人为人生目的,同时又注重躬行实践以达成此目的。阳明先生本人就是一个“知行合一”之卓越之师,一个内圣外王之伟人。卓越教师的培养及教学理应具有“圣人”理想的价值追求和“实践人格”的关键品格养成。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并分析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知行合一”思想、卓越教师的培养等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理解卓越教师培养的深度内涵。然后,将已有的相关研究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问卷的构思及设计,通过多次观察、研究和分析相关调查资料及数据,理清“知行合一”视域下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现状,并进行归因和汇总,分析影响卓越教师培养的相关因素。最后结合实际问题提出“知行合一”思想中“圣人”理想及“实践人格”对卓越教师培养的启示。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明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对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知行合一”思想和卓越教师的培养进行分析,总结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部分:论述“知行合一”思想,特别是“知行合一”中的“圣人”理想和“实践人格”等理念,找寻其与卓越教师培养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四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整理汇总,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第五部分:通过相关系列调查,发现卓越教师培养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学理念上的认知偏差;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内容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缺少衔接;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缺少实践环节的引领。并就上述问题,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第六部分:针对上述问题,在“知行合一”视域下,审视卓越教师培养的教学,得出相关启示:教学理念上,知行并进,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目标上,明伦成德,培植德行兼修的实践人格;教学内容上,理性信念与技能技巧合一,突出实践导向;教学方法上,知行合一,理想培养与实践引导结合。

著录项

  • 作者

    曹贝贝;

  •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纯;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55.1;
  •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教师培养; 教学理念; 认知偏差;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28:0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