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研究性学习视角下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的培养研究
【6h】

研究性学习视角下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的培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基础教育改革对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的呼唤

1.1.2高等教育改革对高师院校师资培养质量的挑战

1.2.1对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自身的意义

1.2.2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1.2.3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

1.2.4对地理课程本身的意义

1.3研究内容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国内研究现状

1.4.2国外研究现状

2研究性学习内涵及基本特征

2.1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2.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3中学地理教师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素质要求及现状调查

3.1 中学地理教师实施研究性教学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

3.1.1现代的教育教学观念

3.1.2多元的知识结构

3.1.3完善的能力体系

3.1.4多向的交往与合作

3.1.5健康的心理素质

3.2中学地理教师研究性学习素质的现状调查

3.2.1调查背景与目的

3.2.2调查对象及方法

3.2.3调查内容

3.2.4调查问卷的编制

3.2.5调查结果分析

3.2.6调查结论

4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学习能力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调查

4.1调查目的

4.5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5.1学习观的调查

4.5.2研究性学习素质调查

4.5.3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

4.5.4结论与思考

5研究性学习视角下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的培养策略

5.1理论层次

5.1.1增设研究性学习公选课指导课程

5.1.1.1课程设置原则

5.1.1.2课程目标

5.1.1.3课程内容

5.1.2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开展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

5.1.3基于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建地理师范生科研创新社团

5.2实践层次

5.2.1在高师地理课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5.2.1.1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

5.2.1.2课题实施过程的呈现

5.2.1.3课题实施效果的调查

5.2.2结合地理教育实习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课题

5.2.2.1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践过程

5.2.2.2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收获与不足

6结语

6.1研究结论

6.2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展开▼

摘要

研究性学习被视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参与过研究性学习的中学生大多受益匪浅,然而作为为中国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对师范生的培养却显的相对滞后,从而导致高等师范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之间的脱节,最终致使中学教师的素质跟不上研究性学习的需要,也使得研究性学习只在极少数中学的小范围内开展。 本研究通过对中学地理教师和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适应研究性学习素质的现状调查,分析得出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是必要的,并对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如何参与研究性学习从理论上提出“增设研究性学习指导课程”,“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开展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基于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建地理师范生科研创新社团”的培养策略;并结合具体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案例从实践上提出“在高师地理课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结合地理教育实习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培养策略。 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参与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地理师范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迎接高等教育改革对高师院校师资培养质量的挑战;更有利于为基础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高素质的、研究型的、创新型的师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