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理解的距离——跨文化交往的哲学解释学思考
【6h】

理解的距离——跨文化交往的哲学解释学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内容摘要

前言

第一章理解之思——对解释学的回顾

一、从方法到本体——伽达默尔的创见

二、反思和批判——哈贝马斯的批判解释学

第二章理解的可能性

一、伽达默尔的“对谈”模式

二、德里达的延异理论

三、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

第三章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跨文化理解

一、跨文化交往与跨文化文本理解

二、以翻译为例阐述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跨文化文本理解

三、对话的可能性及有效性

四、未来之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经济一体化并未带来文化交往与理解与之齐头并进,相反,在全球化扩张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针对文化他者的抵抗。哲学解释学提供了一种跨文化文本理解的视域。文化间性的复杂性使得跨文化交往与文本理解具有更大的难度,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思想和德里达的延异理论构成了思考理解可能性的两级,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存在一些可质疑的问题,但其所希冀达成的共识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具有无比的诱惑。本文旨在通过对哲学解释学及相关研究的文本理解思考跨文化交往与理解中的一些问题:视界融合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文明对话必然带来和平减少冲突吗?文本没有给出解决之道,只提供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