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森林资源冲突管理——以贵州为个案的典型研究
【6h】

森林资源冲突管理——以贵州为个案的典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

1.1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1.2 森林资源冲突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及框架设计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2 冲突及冲突管理分析

2.1 冲突及冲突的类型研究

2.2 冲突的发展过程

2.3 冲突管理

2.4 森林资源冲突及其影响

2.5 贵州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

3 资源冲突的产生机理

3.1 利益是导致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

3.2 资源本身所固有的利益排斥性

3.3 排斥势与资源冲突

3.4 排斥势间的冲突分析

3.5 排斥势分析的意义

4 社区森林资源冲突管理研究

4.1 对森林资源冲突的预测、分析研究

4.2 解决冲突所采取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4.3 解决森林资源冲突的模式分析

4.4 激发森林资源建设性冲突

5 从冲突到合作

5.1 设计整合方案的关键性问题分析

5.2 整合及整合性协调的原则

5.3 协调的时机及阶段分析

5.4 制度间的协调与融合

6 社区森林资源冲突管理的能力建设

6.1 冲突预防能力建设

6.2 冲突整合 机制的构建

6.3 能力评估

6.4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冲突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人们的生产实践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资源冲突由于涉及的冲突主体多为利益集团,使得冲突一旦发生所导致的消极影响将是巨大的,因此这就产生了对资源冲突进行管理的必要性。森林作为一种资源,不但是一些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料来源,而且还可以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加上其生长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使得对森林资源冲突的管理有着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尤其对于贵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来讲,民族文化、思想认知等方面的不同,加深了森林资源冲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贵州的森林资源管理。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选取了贵州的阳溪村等分具代表性的五个村寨作为调查的对象,并结合有关冲突及冲突管理理论,从冲突产生的机理方面切入,对贵州的森林资源冲突管理活动进行探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简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意义,方法及主要内容;第二章阐述了冲突及冲突管理。主要从冲突的界定、冲突的类型及发展方式等方面做了分析,并对森林资源冲突的定义及其影响做了阐述;第三章为资源冲突产生的机理分析。在这一章中尝试性的把物理学中势的概念应用到资源冲突的分析中,从利益排斥的方面切入,通过对不同利益主间的排斥势分析,探讨资源冲突产生的机理,为实施冲突管理活动提供思路;第四章为社区森林资源冲突管理研究。主要探讨森林资源冲突的管理活动过程,分别阐述了破坏性冲突与建设性冲突;经过前面的分析,第五章的落脚点放在了冲突的融合协调上面,探讨整合的时机、原则,并分析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在本文的最后,第六章提出了森林资源冲突的能力建设。涉及冲突预防能力及协调机制的构建,并提出一些森林资源冲突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