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文人住居意境初探
【6h】

中国传统文人住居意境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缘起

1.2 相关研究现状与成果

1.2.1 传统民居的固定研究机构和相关学术会议

1.2.2 传统住居和住居文化的现有研究成果

1.3 研究的范围、目的、方法与意义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定义

1.4.1 传统文人

1.4.2 文人住居

1.4.3 意境

1.5 论文逻辑框架

1.6 研究题目的确定及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 相关理论借鉴和中国传统住居文化背景探析

2.1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和理论借鉴

2.1.1 住居学

2.1.2 意境论与建筑意境论

2.1.3 现象学与建筑现象学

2.1.4 类型学与建筑类型学

2.1.5 符号学与建筑符号学

2.2 中国传统住居形态的历史嬗变

2.2.1 史前时期

2.2.2 先秦时期

2.2.3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2.2.4 隋唐宋元朝时期

2.2.5 明清时期

2.3 中国传统住居总体特征分析

2.3.1 中国传统住居的地域特征

2.3.2 中国传统住居的文化特征

2.3.3 中国传统住居的艺术特征

2.3.4 中国传统住居的符号特征

2.4 传统住居和现代住居的比较

2.4.1 社会背景的改变

2.4.2 建筑形式的不同

2.4.3 家庭结构的变化

2.4.4 功能布置的转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住居之道:中国传统文人住居的理念层次

3.1 中国传统文人阶层的历史流变

3.2 中国传统文人阶层的分类

3.2.1 帝王文人

3.2.2 官宦文人

3.2.3 隐逸文人

3.2.4 儒商文人

3.2.5 布衣文人

3.3 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解读

3.4 中国传统文人的住居理念及理想追求

3.4.1 慕羡林泉 啸傲山野

3.4.2 市巷栖隐 宅园雅韵

3.4.3 庙堂之上 朝隐并参

3.5 影响中国传统文人住居营造的文化、思想根源

3.5.1 农耕文化

3.5.2 儒家文化

3.5.3 道家文化

3.5.4 佛(释)家文化

3.5.5 易学思想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意境之间:中国传统文人住居的制度规范层次

4.1 境由心生翰墨抒情

4.1.1 文学意象

4.1.2 画境文心

4.1.3 点名题字

4.2 法天象 地天人合一

4.2.1 法天象地

4.2.2 天人合一

4.2.3 时空互渗

4.3 道法自然 技艺相成

4.3.1 道法自然

4.3.2 技艺相成

4.4 尚仁崇礼 中庸致和

4.4.1 崇礼守仁

4.4.2 中庸致和

4.5 山水花木 借物言志

4.5.1 山水怡情

4.5.2 花木养性

4.5.3 鱼禽之乐

4.5.4 托物言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境由意成:中国传统文人住居的器物层次

5.1 宏观层次:城市与环境

5.1.1 人文视野下古代城市住居环境营建

5.1.2 传统文人住居环境的选择和营造

5.2 中观层次:空间与形式

5.2.1 传统文人住居的建筑类型和构成要素

5.2.2 传统文人住居的建筑空间营造

5.2.3 传统文人住居的建筑形式与象征意义

5.3 微观层次:细部与元素

5.3.1 建筑细部

5.3.2 环境小品

5.3.3 书画匾联

5.3.4 花木鸟禽

5.3.5 装饰摆设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传统文人住居意境的文化反思与总结

6.1.1 传统文人住居意境的感悟取决于鉴赏者的心境学养

6.1.2 传统文人住居意境的表达取决于创作者的人文底蕴

6.1.3 住居的意境之美的表现为整体性、模糊性和通感性

6.2 意境论与西方建筑理论之比较

6.2.1 意境论与建筑现象学

6.2.2 意境论与建筑类型学

6.2.3 意境论与建筑符号学

6.3 中国当代住居发展展望和理论借鉴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传统文人阶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载体,其对住居意境的追求无论是抽象的理想描述还是住居实体营造,都是中国传统住居文化的精华和体现。源于对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现状、住居环境和住居建筑设计的思考,本文以建筑、美学、文化、历史和思想的综合视角为基点,分析中国传统文人的住居理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住居的功能、成因、特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文人住居意境的分析,研究传统文人住居所蕴含的生存智慧、价值观念、人生理想、审美趣味及其对现代建筑文化和创作思想的启示。从中国传统文人角度研究住居理论,通过对中国传统文人住居之“道”(即建筑意)的研究而推及到住居之“器”(建筑境)的设计总结。是提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元素及理念的有效途径,对于传统住居文化的回归与发扬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章首先提出了研究的背景和缘起,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题研究的范围、目的、方法与意义,界定文人、文人住居、意境等概念,提出论文研究的辑框架,并附加了论文研究题目由来和论文局限性的说明。
   第二章是理论借鉴和文化背景分析。主要讨论了现在建筑界研究住居的主要理论视角和理论借鉴、中国传统住居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传统住居的主要特征以及传统住居和现代住居的比较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三章是对传统文人住居意境之“意”即住居理念层次的解析和论述。首先通过对文人阶层的历史流变的考察明确文人阶层的所指和分类。其次通过对传统文人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的解读引出对传统文人住居理念和住居理想的考察和研究。最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释)家文化、易学思想五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影响传统文人住居理念和住居形态的文化、思想根源。
   第四章从中国传统文人住居意境的“意”和“境”之间,即影响和制约传统文人住居营造理念和行为的、成文的和未成文却约定俗成的制度规范层次进行研究。从“境由心生,翰墨抒情”、“法天象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技艺相成”“尚仁崇礼、中庸致和”,“山水花木,借物言志”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五章从传统文人住居的实体“器物”层面展开研究。从宏观层次的城市布局与环境选择、中观层次的空间营造与建筑形式、微观层次的建筑细部和住居构成元素三方面进行论述。
   第六章是是本文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