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高度催吐风险药物所致CINV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6h】

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高度催吐风险药物所致CINV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自身交叉对照方法,分析第二代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帕洛诺司琼与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分别联合地塞米松(DXM)预防持续多日(≥3天)高度催吐风险药物所致CINV的疗效及安全性。(注:本研究是一项临床研究的中期数据分析。注册题目:第一代与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防治高致吐性多日化疗相关性恶性呕吐的疗效与安全性:一项随机、开放、自身交叉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ChiCTR-INR-17010779)。 方法:将接受含高度催吐风险化疗药物持续化疗至少3天、至少2个周期的肿瘤患者,以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分成AB组、BA组。其中AB组第1周期和BA组第2周期止吐方案为帕洛诺司琼联合DXM,用法为帕洛诺司琼注射液0.25mg,静脉滴注,d1、d3(必要时d5);DXM10mg,静脉滴注,d1;5mg,静脉滴注,d2~d5。AB组在第2周期和BA组的第1周期止吐方案为托烷司琼联合DXM,即托烷司琼注射液5mg,静脉滴注,d1~d3(必要时d4、d5);DXM用法同前。将AB组的第1周期和BA组的第2周期归为帕洛诺司琼组,将AB组第2周期和BA组第1周期归为托烷司琼组。观察和记录2个化疗周期的d1至d7期间患者每天进食量、恶心、呕吐及止吐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1、帕洛诺司琼组患者每天(d1-d7)发生恶心率、呕吐率均低于托烷司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发生恶心人数在d4-5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少,两组患者发生呕吐的人数在d3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少。 2、帕洛诺司琼组患者在各时间段(急性、延迟性、全程)发生恶心率、呕吐率均低于托烷司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女性、既往发生过≥2级呕吐的患者分别与男性、既往发生过<2级呕吐的患者相比,呕吐发生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6、P=0.012)。 4、帕洛诺司琼组与托烷司琼组的止吐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主要是便秘,其次是疲劳、腹胀、头晕、腹痛等,两组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1、洛诺司琼组对恶心和呕吐的控制率均高于托烷司琼组,符合本研究设定的研究目标。两药的安全性良好。由于入组病例数尚未达到统计学估计的最少样本量(116例),因此两组间的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2、除了恶心、呕吐指标,本研究还分析了患者进食量的变化情况,可能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分析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女性、既往发生过≥2级呕吐是患者发生CINV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