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常存在与审美灵境——主体性诉求及当代生活的审美呈现
【6h】

日常存在与审美灵境——主体性诉求及当代生活的审美呈现

代理获取

摘要

日常存在是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的寻常样态。当下消费时代诸多人的日常存在是一种在主体性彰显虚壳下自我沉沦的平均状态。一方面,在日常意识层面上,由现代性启蒙赋予合法性的自我意识逐渐演化成无视他者存在的个体主义谵妄。吊诡的是,自以为是的主体却用后犬儒主义的全全策略成就着被大、小他者操控的傀儡把戏;另一方面,在物质、身体、影像言说的美学法则日渐凸现的虚美世界中,主体通过现实狂欢的身体化书写即表浅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诉求主体性,既感到在欲望面前决不让步的生命落空,又感到在亦真亦幻的物质包裹中的无所适从,在自恋和恋物、施虐和受虐的双重囚笼中不能自拔,沦为精神家园外的漂移能指。寻求人存在的神性本真和神圣价值的归家情结持久地缠绕在日常主体的心灵深处。 其实,除却当下的日常存在人并没有另一种可以享用的绝对自由的生存境域。人的存在是主体性存在和非主体性存在相互依存与拓展的整体性存在,人的自由和解放只能在具体的历史实践活动中才有可能。本文正是基于审美对于人之整体性存在的建设性作用,从认识、实践、交往、欲望表达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提出了寓存于日常存在的审美灵境概念。审美灵境作为人之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展开状态及对其意义的现实的诗性领悟,它是人与自身与自然与他人与世界与文化之间矛盾真正解决的相互涵容共生的整体性与美感性和谐统一的本真生存境界。它有坚实的现实生活基础,必定会经由象征界整流即对实在界形成阻隔和异化,必然会对个体欲望设置一定的阈限;它包涵着日常主体尚需不断自我更生才能企及的精神性追求,谁都不能弃置这种幻象,因为一旦扯开这层面纱,现实就会土崩瓦解,价值和意义亦将支离破碎。因此,无人不总是企望达到这种境界,也无人不首先和寻常地置身于日常存在的“我执”和迷失之中。通达这种境界的枢机就在于人要有一种既不超乎现实存在之外,又不拘执于现世存在的满足之中;既不凌驾于他者之上,又不随顺于他者操控的自由、自尊、自觉以至爱人、爱物、乐群的醇和、慕远、创造的人生态度。当然人生审美灵境的获致不能依靠纯粹的运思,必须落实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首先,它需要人在实践活动中观瞻自我。人不仅要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成就并把捉自己的类本质,而且要在与他者的交往过程中互相成就整体性,还要自觉地在改造自然和改造了的自然中历练审美感知、培养审美旨趣。其次,它需要人在审美反打中超升自我。借助艺术等审美意识形态触生沾滞于后犬儒主义意识形态幻象的自明虚假总体性的主体自我超越的内冲动,并将之落实为自我重塑的现实行动。故而,它既是接受主体自觉的审美选择和反思、反诘,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最后,它需要人在感性生命中创构自我。主体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保有偏好意识、超越意识、换位意识、剥离意识和自然意识以培养自己的历久弥新的审美新感性。 因此,人生审美灵境的导向是构建一种新的伦理学。其一、通过审美活动整流剩余欲望促成个体走出执著于蝇营狗苟有所期备的小我,达至“无执”的既具有独立人格魅力和创造品格又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包容意识的大我境界;其二、审美主要是从生活世界的叠合中捕捉人际交融的共同体,以多元理性、对话理性和交往理性为基座构筑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平台,故而它最终走向了多样性的乌托邦——一个天、地、神、人各自彰显存在又彼此成就的和合共生的美感性存在之境。这既是在日常生活审美呈现或艺术化人生中诉求人的主体性的堂奥所在,也是在全球化一元话语中保持审美文化的多元共生及审美权力平民化的要旨所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