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形容词重叠的类型学研究
【6h】

形容词重叠的类型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一、形容词重叠的界定

(一)重叠的定义

(二)形容词重叠的范围

二、形容词重叠的研究概况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我国形容词重叠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选题和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四、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一)语料来源

(二)相关说明

第二章 形容词重叠形式的类型学考察

一、完全重叠

(一)单音节AA式重叠及其分布

(二)单音节三次及三次以上的重叠形式及其分布

(三)双音节AABB式、ABAB式重叠及其分布

(四)三音节ABCABC式重叠及其分布

(五)完全重叠形式的特点

二、不完全重叠

(一)部分重叠的分布及其特点

(二)变形重叠的分布及其特点

(三)不完全重叠的特点

三、附缀型重叠

(一)前缀型重叠的分布及其特点

(二)中缀型重叠的分布及其特点

(三)后缀型重叠的分布及其特点

(四)附缀型重叠的特点

四、加叠

(一)加叠及其分布

(二)加叠的特点

五、小结

(一)形容词重叠类型及其重叠式

(二)形容词重叠式的语系分布

(三)各大语系的形容词重叠式

第三章 形容词重叠形式语义的类型学分析

一、关于形容词重叠形式语法意义的研究

(一)“表程度”说

(二)“表状态”说

(三)“表强调”说

(四)“能动意义”说

二、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

(一)表示程度义

(二)表示状态义

(三)表示语气义

(四)表示强调义

(五)表示色彩义

(六)表示其他意义

第四章 形容词重叠式的词性变化及重叠式表示疑问

一、形容词重叠式的词性变化

(一)变成副词

(二)变成名词

(三)变成动词

二、重叠式表示疑问

(一)附缀型重叠

(二)完全重叠型

(三)不完全重叠型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形容词重叠广泛的存在于各民族语言中,是一种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本文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全面、细致地分析了所搜集的139种语言中蕴含的形容词重叠形式,以更好的认识形容词重叠。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首先,对形容词重叠进行界定。其次,分析形容词重叠研究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选题和考察的目的与意义。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说明语料来源及相关表示重叠形式的符号。
  第二章:从类型学的角度对形容词重叠的形式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地考察,把重叠分为四大类:完全重叠、不完全重叠、附缀型重叠和加叠。详细地说明各种重叠类型的不同重叠形式在各民族语言中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整理出各种图表,直观地展现各民族语言的重叠形式及其重叠类型。
  第三章:先介绍形容词重叠形式语法意义已有的研究,再从表示程度义、状态义、语气义、强调义、色彩义和其他意义(包括性状、数量、动作的性状、可能性)六个方面分析形容词重叠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发现表示程度义是最常见的意义,并带有生动性、描写性。强调义是研究形容词重叠式必不可少的部分,色彩义是附加在理性意义之上的,而语气义则并不一定全部是重叠式带来的。
  第四章:简单地介绍形容词重叠之后词性变成副词、名词、动词的情况,以及部分重叠式可以表示疑问的情况。
  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 作者

    刘南平;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樊中元;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词类;
  • 关键词

    形容词; 重叠形式; 类型学; 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