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壮汉词汇》看汉壮语的接触
【6h】

从《壮汉词汇》看汉壮语的接触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节语言接触研究综述

第二节研究意义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步骤

第一章《壮汉词汇》的相关背景

第一节《壮汉词汇》的版本及其性质

第二节壮语武鸣音系与相关汉语音系

第三节《壮汉词汇》所反映的壮语构词法

第二章《壮汉词汇》汉语借词(借语素)的判定

第一节壮语汉借词鉴别与研究的综述

第二节本文壮语汉借词鉴别的操作原则

第三章关于《壮汉词汇》数据库

第一节数据库设计

第二节借词鉴别中的一些问题

第三节词汇分类统计结果

第四章 《壮汉词汇》借词研究

第一节借词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壮语汉借词的语音层次

第三节《壮汉词汇》所反映的壮语对汉语借词的制约

第四节汉语语素的构词频率统计

第五章从《壮汉词汇》看汉语对壮语的影响

第一节《壮汉词汇》中的汉借词

第二节汉语对壮语语义系统的影响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出版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秦汉以后,汉人移民不断进入广西,与土著的壮族先民发生了密切的文化交流与语言接触。历代中央政府在壮族地区推行的是以汉语和汉字为中心的文化教育体制,也大大促进了汉壮语言接触。汉壮语接触以来,各地壮语方言在不同时代从不同的汉语方言中吸收、融合了不少汉语词汇,成为现代壮语词汇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壮汉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整体考察,以语素和结构为研究中心,探讨壮语与汉语的接触关系,考察壮语受汉语影响的程度,为语言接触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具体的参证。 全文共分七章。 前言 第一章《壮汉词汇》的相关背景 第二章《壮汉词汇》汉语借词(借语素)的判定 第三章关于《壮汉词汇》数据库 第四章《壮汉词汇》借词研究 第五章从《壮汉词汇》看汉语对壮语的影响 余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