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花蒿生长及其药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6h】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花蒿生长及其药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丛枝菌根概述

1.2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的有益作用

1.2.1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2.2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1.2.3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

1.2.4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病性

1.3丛枝菌根真菌与药用植物共生的研究现状

1.4黄花蒿的研究现状

1.4.1黄花蒿

1.4.2青蒿素的研究

1.4.3黄花蒿挥发油的研究

1.5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材料和方法

2.1试验材料

2.2接种剂扩繁

2.3接种剂质量的检验测定

2.3.1接种剂孢子含量的测定

2.3.2接种剂的接种势的测定—公式法

2.4试验方案与步骤

2.4.1盆栽试验设计

2.4.2黄花蒿接种处理及栽培

2.5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2.6黄花蒿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2.6.1不同处理黄花蒿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6.2不同处理黄花蒿植株光合指标测定

2.6.3不同处理黄花蒿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2.6.4不同处理黄花蒿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6.5不同处理黄花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6.6不同处理黄花蒿N、P、K含量的测定

2.7黄花蒿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2.7.1青蒿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2.7.2样品溶液的制备

2.7.3样品的测定

2.8黄花蒿挥发油提取与含量测定

2.9黄花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2.10黄花蒿生长情况测定方法

2.10.1不同处理黄花蒿株高与茎基粗的测定

2.10.2不同处理黄花蒿地上部干物质量与菌根相对依赖性的测定

2.11主要仪器

2.12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供试菌种扩繁结果

3.2不同接种处理黄花蒿菌根侵染率分析

3.3不同接种处理黄花蒿生长情况与生物量分析

3.3.1不同接种处理对黄花蒿的株高的影响

3.3.2不同接种处理对黄花蒿的茎基粗的影响

3.3.3不同接种处理对黄花蒿的地上部干物重的影响

3.4不同接种处理黄花蒿中N、P、K含量分析

3.4.1 N元素含量分析

3.4.2 P元素含量分析

3.4.3 K元素含量分析

3.5不同接种处理黄花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析

3.6不同接种处理黄花蒿叶片光合指标分析

3.6.1叶片净光合速率分析

3.6.2叶片蒸腾速率分析

3.6.3叶片气孔导度分析

3.7不同接种处理黄花蒿叶片POD活性分析

3.8不同接种处理黄花蒿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析

3.9不同接种处理黄花蒿叶片可溶糖性含量分析

3.10不同接种处理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分析

3.11不同接种处理黄花蒿挥发油含量及组成成分分析

3.11.1不同处理黄花蒿地上部挥发油含量分析

3.11.2不同处理黄花蒿挥发油成分分析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4.1.1接种AMF对黄花蒿生长情况的影响

4.1.2接种AMF对黄花蒿药效成分的影响

4.2讨论

4.2.1黄花蒿根系中AMF的生长发育

4.2.2接种AMF对黄花蒿生长情况与矿质营养的影响

4.2.3接种AMF对黄花蒿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4.2.4接种AMF对黄花蒿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附图

展开▼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有促进植物吸收利用矿质养分和水分,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并且对植物次生代谢或次生代谢物积累也有影响作用。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与药用植物共生,来促进药用植物生长,提高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是药用植物栽培理论和技术上的新尝试。
   本研究针对药用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进行研究,通过盆栽和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药用植物黄花蒿生长、发育、营养吸收以及药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在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占的生态地位及其是否成为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制约因子之一。本研究所获主要结果如下:
   1、接种AMF后,对黄花蒿的株高没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黄花蒿的茎基粗,同时显著地增加了黄花蒿的地上部干物质重,使黄花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尤其以Glomus mosseae处理最明显;黄花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也有明显增加,促进了黄花蒿对N、P、K的吸收,尤其是N、P元素的吸收增加明显。与对照相比,接种Glomus mosseae使黄花蒿对N和P元素的吸收分别提高了89.09%和69.29%;接种Glomus versiforme则分别提高了64.42%和47.18%;在根和主茎中,接种处理间N含量差异不显著,在叶和嫩枝中,接种处理间N含量差异显著。
   2、接种AMF,提高了黄花蒿叶片的POD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中,在拔节时期尤为显著。
   3、接种AMF,提高了黄花蒿青蒿素的含量,与对照相比,两种AMF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黄花蒿茎、枝和叶中的青蒿素含量,其中接种Glomus mosseae处理分别提高了32.81%、15.15%和19.59%;接种Glomus versiforme分别提高了26.51%、10.10%和14.86%。
   4、接种AMF,提高了黄花蒿挥发油的收油率,其中接种Glomus mosseae处理的黄花蒿地上部收油率最大,达0.29%:接种Glomus versiforme处理的达0.25%,对照最低,达0.20%。不仅如此,接种AMF还使黄花蒿挥发油成分发生变化,增加了蒎烯、喇叭茶醇、藿香烷和亚麻酸四种化合物;接种Glomus mosseae处理的黄花蒿挥发油中分离出49种化合物,Glomus versiforme处理的黄花蒿挥发油中分离出40种化合物,而对照的黄花蒿挥发油中分离出39种化合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