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不同施磷量对黄花蒿丛枝菌根形成、生长及产青蒿素的影响

不同施磷量对黄花蒿丛枝菌根形成、生长及产青蒿素的影响

         

摘要

[目的]确定适宜丛枝菌根真菌与黄花蒿共生的土壤磷素水平,为黄花蒿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检测已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的黄花蒿在4种磷肥水平(0、40、80和120 mg/kg)下不同生育时期(早、中前期、中、中后和后期)的菌根侵染率、株高、茎基径等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含量,收获后检测地上部干物重,枝和叶的氮、磷、钾含量,植株青蒿素含量.[结果]在各检测时期,施磷量80 mg/kg的处理菌根侵染率均最高,分别为59.7%、66.3%、76.7%、86.3%和89.0%;菌根化黄花蒿植株地上部干物重、株高、茎基粗和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施磷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施磷可以促进菌根化黄花蒿植株对氮素的吸收,但施磷量超过120 mg/kg时促进氮素吸收的作用会下降.40 mg/kg以下的低磷处理有利于菌根化黄花蒿植株对磷的吸收.高磷和低磷条件下,菌根化黄花蒿对钾的吸收差异不显著(P>0.05),叶片钾含量为3.45%~3.95%.施磷量达到120 mg/kg时会显著降低菌根化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P<0.05).[结论]40~80 mg/kg的施磷量最适宜丛枝菌根真菌与黄花蒿共生,植株有较高的青蒿素含量和生物产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