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认知角度研究《新闻周刊》商业专栏中的隐喻
【6h】

从认知角度研究《新闻周刊》商业专栏中的隐喻

代理获取

摘要

从古至今,学者们一直关注着对隐喻的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比较论到昆提良的替代论,隐喻只被视为一种修辞格。理查德的互动论涉及到隐喻的认知特性。1980年莱可夫和约翰逊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从认知角度去研究隐喻。他们在书中指出隐喻事实上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和不同领域中。
   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新闻周刊》商业专栏中的隐喻,揭示商业新闻如何运用人们熟知的具体事物来解析相对抽象的商业活动和商业现象。本文基于莱可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运用从一个相对具体来源域到一个相对模糊目标域的跨域映射原理,概括出常用的隐喻表达式,然后将收集的语料按照其来源域进行重新归类,看这些隐喻是如何实现由来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据此,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27期《新闻周刊》商业专栏里有代表性的70篇商业文章中收集了170个典型例句,并依据其来源域的不同,按照莱可夫和约翰逊对概念隐喻的分类原则细分为9种不同的隐喻表达式,即:商业是人体、植物、动物、战争、旅行、建筑、机械、空间和容器。本文对每一种隐喻表达式结合例句进行详细的解析,以说明各种概念隐喻在理解抽象商业概念和现象中的认知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在《新闻周刊》商业专栏的商业语篇中有大量隐喻,它们来源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体验,从而使抽象的商业概念通过人们熟知的具体概念得以理解。对《新闻周刊》商业专栏中的隐喻进行认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该刊商业文章的本质。对广大读者来说,从认知角度研究《新闻周刊》商业专栏中的隐喻有助于激发他们阅读《新闻周刊》及其它国外报刊、杂志、书籍中有关商业文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商业语篇的理解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