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构成及其运用状况研究——以南宁市大学生为例
【6h】

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构成及其运用状况研究——以南宁市大学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现有研究回顾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设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思路及研究视角

1.3.3 本文研究内容

1.3.4 研究对象选择以及抽样方法

1.3.5 资料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第二章 南宁市大学社会网络的结构及其运用概况

2.1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的规模与结构

2.1.1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的规模

2.1.2 社会网络的类型

2.1.3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层次

2.1.4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密度

2.2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的特点

2.2.1 社会信任程度高

2.2.2 社会网络的结构趋同性高

2.2.3 社会网络的功能相似程度高

2.3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具体运用场域及其效果

2.3.1 物质支持场域及其效果

2.3.2 信息支持场域及其效果

2.3.3 心理支持场域及其效果

2.4 社会网络的稳定性和易变性

2.4.1 社会网络的稳定性

2.4.2 社会网络的易变性

第三章 南宁市大学生维护和构建社会网络的成本分析

3.1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成本概述

3.1.1 社会网络成本涵义

3.1.2 社会网络成本成因分析

3.1.3 社会网络成本类型与特点

3.2 南宁市大学生自身资本与社会成本支出相关分析

3.3 南宁市大学生构建与维护社会网络影响因素

3.3.1 社会网络类型

3.3.2 社会信任

3.3.3 自身社会资本

3.3.4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成本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

3.4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构建成本分析

3.4.1 经济型成本

3.4.2 情感型成本

3.4.3 时间成本

3.5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维护成本分析

3.5.1 经济型成本

3.5.2 情感型成本

3.5.3 时间成本

第四章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的再生产

4.1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再生产

4.1.1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再生产的目的

4.1.2 社会网络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4.2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再生产路径分析

4.2.1 再生产方式

4.2.2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再生产的模式与路径

4.3 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再生产约束分析

4.3.1 自身条件因素

4.3.2 强关系网络制约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5.1 本研究的结论

5.2 本研究结果讨论

5.2.1 结果讨论

5.2.2 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发展的利弊分析

5.3 本研究的不足及愿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社会网络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成为西方社会理论的一个研究视角。最近三十年是我国社会网络研究的兴起时期,发展逐步趋于成熟。梁漱溟曾经提出我国社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法制体系,是关系本位社会。社会关系在我国的日常社会行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罗家德在《社会网络分析讲义》中指出,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社会网络的分析主要应用于的研究社会资本、社会组织、管理研究以及经济行为分析。
   自2002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全文试图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从社会网络的理论视角来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访问和文献法,采用偶遇抽样方法抽取广西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邕江大学共1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所得数据来分析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测量维度(组成、规模、类型、密度等),以期获得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普遍特征。
   全文总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会网络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国内外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领域为:社会网络与职业选择、社会资本等的关系,研究对象主要为职业女性、残疾人群体、流动人口、下岗女工、社会精英、大学生等群体。第二部分,主要描述本调查所选取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数据所得出的关于社会网络的规模和建构方式;关系构成、密度、趋同性以及类型;社会网络提供的各种支持类型以及运用场域。第三部分,主要描述南宁市大学生社会网络维持和再生产所需成本以及构建和维持新社会网络所面临的困境。第四、第五部分,在综合前面四个部分的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社会网络的现状以及提出了一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