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aenibacillus cookii GX-4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酶学性质研究与分子改造
【6h】

Paenibacillus cookii GX-4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酶学性质研究与分子改造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空气污染与能源危机

1.2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的简介

1.3 β-葡萄糖苷酶的简介

1.4 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

1.5 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催化以及合成反应机制

1.6 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1.6.1 β-葡萄糖苷酶在食品上的应用

1.6.2 β-葡萄糖苷酶在大豆异黄酮制备中的应用

1.6.3 β-葡萄糖苷酶在制造白藜芦醇的应用

1.7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1.8 β-葡萄糖苷酶的反馈抑制

1.9 酶的分子改造

1.9.1 酶的定向进化

1.9.2 酶的定点突变

1.9.3 酶分子改造的应用

1.10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以及工作

1.11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以及质粒

2.1.2 酶与主要使用试剂

2.1.3 培养基与溶液的配制

2.2 方法与步骤

2.2.1 P.cookii GX-4的培养

2.2.2 P.cookii GX-4的基因组DNA的提取

2.2.3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2.2.4 P.cookii GX-4基因组文库的筛选

2.2.5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法

2.2.6 感受态细胞制备与转化

2.2.7 重组fosmid的亚克隆及序列分析

2.2.8 含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亚克隆序列分析

2.2.9 β-葡萄糖苷酶基因Pbgl的克隆

2.2.10 PCR产物与表达载体的酶切

2.2.11 PCR产物与载体的连接

2.2.12 连接产物的转化以及酶切验证

2.2.13 重组菌株的诱导表达

2.2.14 重组酶的纯化

2.2.15 纯化蛋白的SDS-PAGE及酶谱分析

2.2.16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及蛋白质定量分析

2.2.17 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的测定

2.2.18 Pbgl的分子改造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P.cookii GX-4的fosmid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3.2 基因组文库的质量评估

3.3 含β-葡萄糖苷酶基因克隆的筛选

3.4 重组fosmid的亚克隆

3.5 P.cookii GX-4 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3.6 β-葡萄糖苷酶基因Pbgl的PCR扩增

3.7 重组质粒pSE-Pbgl的构建

3.7.1 pSE-Pbgl重组质粒的构建

3.7.2 pSE-Pbgl重组质粒的验证

3.8 镍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的SDS-PAGE和酶谱分析

3.9 标准曲线的绘制

3.9.1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3.9.2 pNP标准曲线的绘制

3.10 纯化重组酶pSE-Pbgl的酶学性质的研究

3.10.1 Pbgl的最适温度的测定

3.10.2 Pbgl的最适pH的测定

3.10.3 Pbgl的Km和Vmax值的测定

3.10.4 Pbgl的热稳定性的分析

3.10.5 Pbgl的pH稳定性的测定

3.10.6 金属离子对Pbgl酶活力的影响的测定

3.10.7 化学试剂对Pbgl酶活力的影响的测定

3.10.8 EDTA对Pbgl酶活力的影响的测定

3.10.9 糖对Pbgl酶活力的影响的测定

3.10.10 Pbgl的底物特异性的测定

3.10.11 Pbgl的水解产物分析

3.10.12 Pbgl对葡萄糖的耐受性研究

3.11 β-葡萄糖苷酶基因Pbgl的分子改造

3.11.1 β-葡萄糖苷酶基因Pbgl的随机突变

3.11.2 β-葡萄糖苷酶基因Pbgl的定点突变

3.11.3 定点突变体的获得

3.11.4 突变体序列分析

3.11.5 突变体的SDS-PAGE分析

3.11.6 野生酶与突变体的酶学性质比较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fosmid文库的构建以及文库的筛选效率

4.2 Pbgl是一个碱性β-葡萄糖苷酶

4.3 Pbgl的底物特异性

4.4 β-葡萄糖苷酶的葡萄糖耐受性研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展开▼

摘要

β-葡萄糖苷酶(EC3.2.1.21;β-D-glucosidase)水解纤维二糖中的β-1,4-糖苷键,其作用直接影响纤维素的降解效率。β-葡萄糖苷酶被应用于酒类、茶类、饮料等工业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β-葡萄糖苷酶逐步的应用于生产白藜芦醇和大豆异黄酮方面。
   本研究构建了本实验室自行筛选到的P.cookii GX-4的fosmid基因组文库,文库约有6000个克隆子。利用筛选平板从文库中成功的筛选获得4个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克隆,对其中2个克隆子进行亚克隆,发现都含有一个相同的2.3 kb的ORF,对该ORF进行蛋白质结构组件分析,表明该ORF编码的蛋白质为GH3的β-葡萄糖苷酶,将这个基因命名为Pbgl。利用PCR方法扩增Pbgl克隆到表达载体pSE380上,实现了Pbgl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镍亲和层析对Pbgl进行蛋白纯化,并进行了深入的酶学性质研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Pbgl是以单体形式存在,目的蛋白质大小约为84kDa。以对硝基苯基-β-D-葡萄糖苷(pNPG)作为底物,Pbgl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8.0,Km与Vmax值分别为0.1754±0.0194 mM和149±3.4 U/mg,葡萄糖抑制常数IC50值和Ki值分别为177.1mM和34.65 mM。Pbgl能够水解纤维二糖、乳糖、苦杏仁苷、染料木苷和黄豆苷。本实验还对Pbgl中与葡萄糖耐受性相关的氨基酸进行了易错PCR和定点突变研究,共获得六个正向突变体,分别为Rpbgl、W60L、W386A、W386C、W386F、W386L。对这六个突变体进行了酶学性质研究,发现与野生重组酶Pbgl相比,除Rpbgl之外其余五个突变体的酶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W386A、W386C、W386F、W386L这四个突变体的最适温度由50℃降至40℃。在对突变酶的葡萄糖耐受性研究时,发现这六个突变体与野生酶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W386C的葡萄糖耐受性最高,比野生酶提高了11.88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