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研究
【6h】

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1.3 论文的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民营制造业企业

1.3.2 “企业转型”概述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概述

2.1 波特传统竞争战略理论

2.2 蓝海战略

2.3 综合优势竞争战略

第三章 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实践分析

3.1 中国民营制造业运用竞争战略的实践分析

3.1.1 令人困惑的统计数据

3.1.2 值得商榷的现象

3.2 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

3.2.1 产品附加值低

3.2.2 市场需求萎缩造成产能过剩

3.2.3 企业总成本大幅度上升

3.3 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3.3.1 产业结构失调

3.3.2 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

3.3.3 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3.3.4 税负、原材料价格、人力及融资成本大幅度飙升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经验借鉴

4.1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经验借鉴

4.1.1 50-70年代日本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经验

4.1.2 韩国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成功经验

4.1.3 新加坡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成功经验

4.1.4 港台地区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成功经验

4.2 世界各国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失败历程

4.2.1 90年代后日本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失败历程

4.2.2 拉美国家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失败历程

4.2.3 东南亚国家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失败历程

4.3 世界各国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理论分析

第五章 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

5.1 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综合优势竞争战略

5.2 基于综合竞争优势下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模式选择

5.2.1 东部地区民营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

5.2.2 中西部地区民营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

5.2.3 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

5.3 对策建议

5.3.1 企业层面

5.3.2 政府层面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制造业逐步成长,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制造业的增长率均达到9%以上,民营经济增长率远远超过同期的GDP增长率,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虚体经济过热,利润率较低,使得民营制造业纷纷转产,将资本投入房地产等行业。国内产能过剩,外贸进出口受阻,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也使得我国民营制造业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比重更大,数量更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更大,民营制造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本文以波特的传统竞争战略理论以及“蓝海战略”为背景,在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转型及竞争战略选择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传统的转型竞争战略理论及实践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民营制造业所面临的几大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找出传统竞争战略理论与现代企业转型的“不适应性”,并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转型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实际,深度挖掘提炼出一种适合于中国民营制造业转型的竞争战略----综合优势竞争战略,同时在国家区域经济规划的基础上,把我国的民营制造业划分为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制造业产业区域,结合各区域自身的条件,相应提出了各区域的民营制造业企业运用综合优势竞争战略的方式,从而力图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民营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优势,实现民营制造业在竞争战略上的成功转型。并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为了实现这种综合优势竞争战略的相应对策建议,引导我国的民营制造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