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导向与实践研究
【6h】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导向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研究方法和内容

1.3独创或新颖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1国外农业高校就业导向现状与经验

2.2国内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 广西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导向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3.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3.2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导向现状

3.3当前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存在问题

3.4农业高职院校在引导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做好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导向工作的对策

4.1 充分利用国家、地方的政策,做好农业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

4.2营造有利于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4.3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是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条件

4.4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校办企业、校企合作企业的平台引导就业

4.5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重中之重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我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以后,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中农业高职院校农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政府、学校和毕业生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对国内外农业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比对,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毕业生培养质量、社会需求、毕业生择业价值观、学校对学生就业引导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1、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毕业生人数较多,国家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岗位较少;部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够吻合,冷门专业需求量小;学生的培养规格与质量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复合型人才的标准;城市与农村的供需不平衡等方面。
  2、农业高职院校农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主要是毕业生多考虑大城市的高收入、工作环境好的职业,一些农类专业毕业生宁愿跟上千应聘者竞争几个甚至是一个非农岗位,也不愿意到农村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或管理方面的工作,或自主创业。这一原因造成了农类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换岗频繁等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
  3、针对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结合麦克思公司撰写的《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建议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对课程设置和专业结构进行及时调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农业复合型人才。
  4、借鉴国内外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经验,总结出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引导的方法,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使在校大学生及早规划自己,将来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5、结合调查结果,制定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导向工作指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