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铁隧道支护结构极限位移
【6h】

地铁隧道支护结构极限位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主要创新点

1.4.2论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隧道支护结构极限位移计算方法

2.1隧道稳定性定义

2.2隧道支护结构位移极限值计算模拟的意义

2.3结构力学方法

2.4岩体力学计算方法

2.5支护后隧道极限位移的数值模拟

2.5.1毛洞的极限位移

2.5.2支护后隧道的极限位移计算方法

2.5.3南京地铁区间隧道应力与位移关系的模拟计算

第三章支护结构极限位移计算模型与条件

3.1支护结构极限状态的确定

3.1.1基本假定

3.1.2 理想弹塑性材料模型

3.1.3塑性铰的定义及应用

3.1.4钢筋混凝土截面极限状态定义

3.1.5支护结构极限状态的确定

3.2计算模型

3.3结构极限状态模拟方法和截面的屈服单元刚度的修正

3.3.1单元刚度矩阵的修正

3.3.2计算步骤

3.4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确定

3.4.1铁路隧规中的规定

3.4.2泰沙基公式

第四章杆系有限元原理与极限位移程序设计

4.1杆系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4.1.1一般支护单元的刚度矩阵

4.1.2特殊支护单元的刚度矩阵

4.1.3结构体系的离散与单元划分

4.1.4结构节点的荷载

4.1.5支承链杆单元的刚度矩阵

4.1.6边界条件的处理

4.1.7求解节点位移和调整弹簧支承单元

4.2支护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4.3支护结构极限位移的程序设计

4.3.1程序设计编制的几点说明

4.3.2主要变量的定义

4.3.3源程序分块框图

4.4小结

第五章地铁区间隧道支护结构极限位移模拟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计算程序验证

5.2.1自编程序计算结果

5.2.2 ANSYS程序计算结果

5.2.3结果比较

5.3地铁区间隧道支护结构极限位移模拟结果

5.3.1泰沙基土压力荷载计算结果

5.3.2隧规土压力荷载计算结果

5.3.3结果比较

5.3.4小结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支护结构变形为依据和基础,结合荷载分析,进行洞室稳定性分析,可以直观地与现场位移量测联系起来,建立反馈系统实施控制,真正体现新奥法施工中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修正设计的动态设计特点.采用直接刚度法编制了地铁隧道支护结构杆系模型线性有限元全过程静力分析程序,利用大型通用ANSYS计算软件对本程序计算过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利用该程序对现阶段地铁区间隧道中常用的支护结构形式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