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剂量比例的纳洛酮与吗啡合用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6h】

不同剂量比例的纳洛酮与吗啡合用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术后镇痛是治疗手术后急性疼痛的重要方法,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吗啡是目前治疗手术后疼痛的经典药物,然而其副作用也可能带来很多不利于患者的后果,从而影响了它的使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阿片受体存在双向作用效应,提出了一个有争议性的观点:小剂量阿片受体拮抗剂(如纳络酮)既能有效地减少阿片受体激动剂(如吗啡)的副作用,又不减弱甚至增强后者的镇痛效果。动物实验的结果大多都支持这一观点,但在临床应用中则存在支持与反对两种意见,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纳络酮的使用剂量上。 据此,本研究改变了以往将“纳络酮的每小时每公斤体重剂量”作为研究重点的做法,以纳络酮与吗啡的“剂量比例”为切入点,采用两种不同剂量比例的纳络酮与吗啡作为镇痛配方,通过对妇科良性疾病的患者手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治疗中吗啡的镇痛效果和常见副作用的观察,从而验证该观点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ASA1-2级、年龄23-60岁之间,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妇科良性病变开腹手术并作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2.0ml/hr)的非吸烟患者90例,按纳络酮与吗啡的剂量比例随机分3组,每组各30例。 A组(1/50组):首量:纳洛酮0.04mg+吗啡2mg+0.25%布比卡因共6ml;维持:纳洛酮0.16mg+吗啡8mg+0.125%布比卡因共100mlB组(1/100组):首量:纳洛酮0.02mg+吗啡2mg+0.25%布比卡因共6ml维持:纳洛酮0.08mg+吗啡8mg+0.125%布比卡因共100mlC组(对照组):首量:吗啡2mg+0.25%布比卡因共6ml维持:吗啡8mg+0.125%布比卡因共100ml 2观察指标观察术后0-3小时、3-6小时、6-12小时、12-24小时、24-36小时、36-48小时各时间段内各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瘙痒、镇静、下肢活动、疼痛以及呼吸抑制等情况。 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等级资料组间比较使用Kruskal-Wallis二氏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使用LSD-t检验。统计学检验结果均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1三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块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三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大致相当(P>0.05)。 3恶心呕吐方面的比较:在术后3-36小时内,A组明显轻于C组(P<0.05);而在其余观察时间内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 4瘙痒方面的比较:在术后6-12小时、24-36小时的时间段内,B组均明显轻于C组(P<0.05);在12-24小时的时间段内A组明显轻于C组(P<0.05);而在其余观察时间内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 5三组患者术后神志均无异常,清醒程度大致相当(P>0.05)。 6三组患者在术48小时内,下肢活动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7所有患者均无发生呼吸抑制。 结论1剂量比例为1/50的纳洛酮与吗啡合用于患者持续硬膜外镇痛,能有效改善恶心呕吐、瘙痒等吗啡的副作用,同时不影响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神志与下肢活动情况。按照两者的剂量比例来设定纳洛酮与吗啡剂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2吗啡导致瘙痒与恶心呕吐的剂量可能不同,提示吗啡各种不同的作用可能存在不同的量-效关系,因此在吗啡使用过程中有望根据不同副作用的出现情况而选择使用不同剂量比例的纳洛酮与吗啡的配方。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 作者

    陈郡兴;

  •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山大学;
  • 学科 麻醉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昌彬;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971.1;
  • 关键词

    纳络酮; 吗啡; 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