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意识形态和翻译的互动关系——兼评晚清时期(1895-1918)的翻译
【6h】

论意识形态和翻译的互动关系——兼评晚清时期(1895-1918)的翻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说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1.1 A brief review of western studies on this issue

1.1.1 Polysystem School: Even-Zohar's theory

1.1.2 Descriptive School: Toury's theory

1.1.3 Feminist School

1.1.4 Postcolonial School: Tymoczko's theory

1.1.5 Deconstructionist School: Venuti's theory

1.1.6 Other studies

1.2 A brief review of Chinese studies on the subject

1.2.1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translation

1.2.2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ion on ideology

1.2.3 Studies on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1.3 Summary

Chapter 2 André Lefevere's Theory

2.1 Lefevere's Manipulation Theory

2.2 Lefevere's theory on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2.3 Its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

2.4 Summary

Chapter 3 The Dominant Ideology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3.1 Political ideology

3.2 Cultural ideology

3.2.1 Poetics

3.2.2 Ethics

3.2.3 Aesthetics

3.3 Summary

Chapter 4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Translat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4.1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translation

4.2 Leading translated works and their translators

4.2.1 Science translation

4.2.2 Literature translation

4.3 Summary: major features of translation in that period

Chapter 5 How the Prevailing Ideology Interacts with Translation

5.1 Constraints of dominant ideology on translation

5.1.1 Impacts of political ideology

5.1.2 Restrictions of cultural ideology

5.2 Impacts of translation on dominant ideology

5.2.1 On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5.2.2 On ethics

5.2.3 On poetics

5.3 Summar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引入翻译领域是近年来随着翻译文化学派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尤其近几年来,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研究翻译更是受到了中外翻译研究者的青睐。众多学者对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理论。但大多数研究者过于侧重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作用,从而忽略了操纵理论辩证的一面,即翻译对目的语中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冲击作用。 文章批判地采纳André Lefevere的操纵理论,通过揭示晚清时期(1895-1918)我国对外国作品的译介情况,论证了主流意识形态和翻译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具体表现。研究发现,这种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翻译受到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与操控。具体地说,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和左右着译者的翻译目的、文本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使用。文化意识形态分别从文学观、道德观和审美观三个层面上影响和制约着译者的翻译策略。另一方面,翻译作品中传达的先进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观念反过来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有一种反作用力。在翻译的启迪下,人们的政治意识加强,要求政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一系列政治运动随之而起。翻译作品中宣扬的自由平等等新的思想观念冲击了传统的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人们的观念和思想。此外,翻译对当时的文学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对外国文学的偏见随着大量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输入而有所改变,他们不再认为中国文学是世界上唯一优秀的文学。对小说的偏见也得到改变,小说的地位逐步提高。此外,翻译还丰富了当时的文学成分。文学的主题,主要是小说的主题,以及叙述模式、人物刻画方法都得到大大扩展。 同时,研究过程还发现: 1)晚清特殊的翻译现象是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操纵的必然结果。因此,在翻译研究中,应当充分考虑翻译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2)翻译理论不仅可以指导翻译实践,还可以用来解释特殊的翻译现象。

著录项

  • 作者

    朱大梅;

  • 作者单位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联合大学;河北理工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治江;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文学翻译;
  •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意识形态; 晚清时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