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负荷量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细胞凋亡、炎症、心肌损伤和临床事件的影响
【6h】

负荷量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细胞凋亡、炎症、心肌损伤和临床事件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患者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细胞凋亡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1.1引言

1.2材料和方法

1.3结果

1.4讨论

1.5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2.1引言

2.2材料与方法

2.3结果

2.4讨论

2.5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患者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3.1引言

3.2材料与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3.5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本文创新点

本研究不足之处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当细胞受到一个较小的损伤后启动自身的凋亡基因,通过相关酶的表达,基因的裂解等因素使细胞死亡,这是细胞清除的另一重要方式。已有较多的基础研究表明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触发细胞凋亡,使心肌细胞发生程序性的死亡。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作为刺激因素也可启动细胞凋亡过程,但相关的文献较少,且多是基础研究。一项研究以猪为动物模型研究PCI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该研究在猪的冠脉内行PCI术,术后分别检测冠脉血管壁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术后凋亡因子Fas明显升高。现尚无临床研究报道细胞凋亡与PCI术后心肌损伤,临床事件的关系。他汀类药物有抗炎,抗氧化,调节细胞凋亡等调脂外的作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能否减少PCI术后的细胞凋亡也未见相关报道。
   炎症反应是机体的防御反应,参与了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在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过度的炎症反应是有害的。PCI术可诱导机体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有临床研究探讨了他汀类药物与PCI术后炎症反应、心肌损伤和临床事件的关系。ARMYDA,ARMYDA-CAMS,ARMYDA-ACS等临床研究表明PCI术后有炎症因子的升高,同时伴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术前给予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PCI术后的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减少PCI术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但现有的临床研究给药方法多是在PCI术前早期给药,PCI术前给予负荷量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多是西方冠心病患者,缺乏我国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应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资料。
   因此,我们的研究选择行择其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患者,对照组常规每天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实验组在常规每天阿托伐他汀20mg基础上,术前8小时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mg,检测PCI术前与术后细胞凋亡因子,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并随访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目的是探讨择期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心肌损伤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为PCI术前应用负荷量他汀类药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包括以下三部分:
   1.急性冠脉综合征后7天行PCI术患者在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基础上PCI术前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细胞凋亡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2.急性冠脉综合征后7天行PCI术患者在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基础上PCI术前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3.急性冠脉综合征后7天行PCI术患者在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基础上PCI术前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9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第一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患者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细胞凋亡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患者择期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细胞凋亡因子Fas与炎症因子MCP-1,sCD40L的影响。
   方法:入选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行择期冠脉介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连续患者8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例和43例。实验组在阿托伐他汀20mg/d基础上,术前8小时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在术前、术后6小时及术后24小时检测细胞凋亡因子Fas,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
   结果:
   1.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细胞凋亡因子Fas的影响
   实验组Fas水平在PCI术前,术后6小时及24小时依次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术后24小时Fas水平较术后6小时有升高趋势(p=0.056)。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6小时细胞凋亡因子F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实验组细胞凋亡因子Fas水平较对照组Fas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炎症因子MCP-1及sCD40L的影响
   实验组内比较,MCP-1在PCI术前与术后6小时,24小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sCD40L水平在PCI术后24小时较术前及术后6小时均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内比较,MCP-1与sCD40L在PCI术前与术后6小时,24小时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术前及术后6小时两组间MCP-1及sCD40L无差异,术后24小时实验组MCP-1及sCD40L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3.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与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间细胞凋亡因子Fas与炎症因子MCP-1,sCD40L的比较
   两种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间Fas,MCP-1,sCD40L水平在PCI术前无统计学意义。
   小结:
   1.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患者PCI术后细胞凋亡因子Fas有升高趋势。急性冠脉综合征后7天行PCI术患者在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基础上,PCI术前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较仅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患者能够降低术后24小时细胞凋亡因子Fas水平。
   2.急性冠脉综合征后7天行PCI术患者在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基础上,PCI术前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较仅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患者能够降低术后24小时的炎症因子MCP-1及sCD40L水平。
   第二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患者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患者择期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患者的入选与分组情况,给药方法等方面同第一部分。PCI术前及术后24小时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与cTnT。
   结果:实验组内比较,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在PCI术前与术后24小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TnT在PCI术后24小时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内比较,CK-MB水平在PCI术后24小时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cTnT术后24小时较术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CK-MB与cTnT两组术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小结:急性冠脉综合征后7天行PCI术患者在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基础上,PCI术前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较仅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患者能够降低术后24小时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与cTnT的水平。
   第三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患者PCI术前给予负荷量
   阿托伐他汀对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患者择期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患者的入选与分组情况,给药方法等方面同第一部分。随访PCI术后9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心病死亡及PCI相关的心梗。
   结果:实验组PCI术后9个月内共有7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有16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有1例患者失访。实验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小结:急性冠脉综合征后7天行PCI术患者在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基础上,PCI术前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较仅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患者能够减少术后9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全文总结
   1.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7天后患者PCI术后细胞凋亡因子Fas有升高趋势。急性冠脉综合征后7天行PCI术患者在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基础上,PCI术前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较仅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患者能够降低术后24小时的细胞凋亡因子Fas,炎症因子MCP-1及SCD40L水平。
   2.急性冠脉综合征后7天行PCI术患者在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基础上,PCI术前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较仅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患者能够减少术后24小时心肌细胞的损伤。
   3.急性冠脉综合征后7天行PCI术患者在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基础上,PCI术前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较仅连续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患者能够减少术后9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