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亚里士多德正义类型研究——兼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6h】

亚里士多德正义类型研究——兼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的产生条件

1.1 理论条件

1.1.1 苏格拉底正义思想概述

1.1.2 柏拉图正义思想概述

1.1.3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与其二者的关联

1.2 社会现实条件

2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类型

2.1 个人正义

2.1.1 正义是个人的品质

2.1.2 正义是一种中庸

2.1.3 正义即守法

2.2 交换正义

2.2.1 交换正义的含义与特征

2.2.2 交换正义的原则

2.2.3 交换正义的实现

2.3 社会正义

2.3.1 分配正义

2.3.2 矫正正义

2.4 从正义到公平

3 亚里士多德正义类型评述

3.1 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关系评述

3.2 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关系评述

3.3 正义具有实践性品质

3.3.1 正义的实践性品质概述

3.3.2 个人正义的实践性品质

3.3.3 社会正义的实践性品质

3.3.4 交换正义的实践性品质

4 亚里士多德关于正义类型的论述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4.1 德法并重

4.2 人法并重

4.3 追寻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物、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集正义理论之大成,更是法律正义思想理性研究的开端,对后世有着开创性的意义,是当之无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恩格斯亦称他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他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思想家,他的一生潜心学习,专心学问,专注真理。他把“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作为白己的人生信条,他那求知的热情是更加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而本文即主要是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正义理论的探究,并努力在此基础上发掘出他的理论的实践的现实的意义。
   在接下来具体的论文写作中,文章将注重对社会语境进行综合考量,因为我们在探讨研究问题时应把它放在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中去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更透彻的了解这一理论思想本身。同样的,只有把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放到它的具体语境中,才能更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和把握,这样也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对现实社会的价值。另外,在我们研究过程中也应多注意亚里士多德不同类型的正义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思想家的正义思想的比较。因为通过比较,我们所要论述的理论特征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结论都会更加明了、深刻而便于理解。因此,本文会在这些思路的指导下,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且对之作出较为深入的研究评述。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他的正义思想:第一部分:文章首先阐述了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产生的理论条件,叙述了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的思想对其正义理论的重大意义及影响。再者,文章也从社会现实层面叙述了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所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因为任何伟大思想的酝酿及产生都离不开具体的历史语境和生活实践。第二部分:文章以正义的类型为切入点,把亚里士多德所述之正义划分为三个类型,并以之为基础来探讨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1)个人正义。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个人正义即是普遍正义。而对于个人正义的内在含义,文章也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即,正义是个人的品质。其次,正义是一种中庸。再者,正义即守法。(2)交换正义。交换正义由于其自身的实践性特质,独为一类,予以分析。(3)社会正义。社会正义又称具体正义,包括了分配的正义和矫正的正义,且分别从内涵、适用原则、实现等方面做了详尽的叙述。(4)从正义到公平。从正义到公平的过程,就是从普遍到具体的过程,这也是我们探讨正义理论,以使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第三部分:是对亚里士多德正义类型的评述,是对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更深层的释悉。首先,对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之间的关系予以分析。而后,又对作为特殊正义的两种表现形式的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阐述。最后,评述了各个类型的正义所共同具有的品质——实践性品质。即分别论述了个人正义的实践性品质,社会正义的实践性品质和交换正义的实践性品质。第四部分:在对前述亚里士多德正义思想叙述和评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正义类型的理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1)德法并重。在实践中,不仅仅要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对于道德,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2)人法并重。指的是,在实践生活中,我们不仅仅要强调“守法”,强调法律的不可侵犯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人的价值,注重正义对人的行为的引导,注重人的自觉性。(3)追寻实践智慧。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运用法律文本断案的同时,考虑到实践中情况的多样性和法律的不全面、不及时,允许法官结合现实语境,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
   综上,正是由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重要地位,所以我们在对其正义思想的论述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介绍的层面,而是应当结合当时现实的具体的社会语境,对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剖析,并从中解读出其对于我们现时代的启示和意义,一个人的理论经久而不衰,也正是在于它的理论的实践性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